發燒通常指發熱。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熱手腳涼、腦袋熱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日常護理:如果寶寶出現了發熱,并且有手腳涼、腦袋熱的癥狀,家長應注意給寶寶進行日常護理,可以通過擦拭酒精、熱敷毛巾等方式進行物理降溫,以促進寶寶體溫恢復正常。
2.使用藥物:如果寶寶發熱的癥狀比較嚴重,還伴有手腳涼、腦袋熱等癥狀,家長可以遵醫囑給寶寶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藥物。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手熱腳涼可能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具體內容如下:
當孩子在發熱的時候,身體內的血液循環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血液的淤積和堵塞。如果是因為手心的氣血不暢而出現發燒,那么腿上就會出現寒意。可以通過對孩子進行降溫,同時也可以適當的按摩孩子的四肢。可以給孩子的足底按摩,也可以用熱水浸泡,然后用熱水敷在腳上。按摩胳膊也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但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必須先把高燒降下來。
孩子發燒手熱腳涼的原因,發燒卻手熱腳涼,是一種假冷真熱的現象。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尤為多見,主要是因為寶寶四肢血量少于內臟。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較成年人更容易發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混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于痙攣性收縮而發涼。
人體的體溫由下丘腦的體溫中樞調節,當人體出現炎癥時,體溫中樞的溫度設定值就會上升,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從而對病菌進行抑制。但是要想保持較高的溫度,人體必須用肌肉的震顫來制造熱量,同時也要收縮皮膚表面的血管,這樣就可以降低熱量的損失,因此,嬰兒的雙手和雙腳都會感到冰冷。可以用溫水擦拭孩子的手、腳,同時服用一些抗炎藥或者是阿奇霉素、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抗炎藥,同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孩子出現痙攣,出現腦缺氧。
一般來說,寶寶發燒手熱但是腳涼,首先要做的就是量體溫,腋下的溫度在36-37.4℃之間。寶寶的手發熱,腳心冷,體溫一般,不屬于發熱。兒童的體溫超過37.4℃就屬于發熱。如果寶寶發熱的話,有很大幾率會導致身體溫度上升,此時應該注意腳部的溫度。在寶寶的身體溫度到達最高點的那一刻,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四肢開始發熱,所以不需要給自己的腳做好保溫。如果寶寶出現發熱癥狀,首先要明確是因為病毒感染或者是因為細菌導致的發熱,這樣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治療。
此外,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一般來說,寶寶發燒手腳涼身體燙可能是處于發燒的初期或中期。具體分析如下:
在發熱初期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外周血管收縮,寶寶四肢相對來說血液供應比較少,可能會出現寶寶發燒手腳涼身體燙的情況,一般說明寶寶處于發燒的初期或中期,體溫可能會持續升高。家長可以遵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給寶寶退燒,并且配合溫水擦拭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