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都檢查過說是乙肝肝炎肝硬化腹水,輸白蛋白和利尿針二十三天后再查又說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想知道怎么區分這兩種肝炎,又怎么治療?
自身免疫性的肝炎分為一型,二型和三型,主要是通過抗體的種類做出分型。有可能合并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甲狀腺疾病,干燥綜合癥,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有必要積極的給予治療,特別適用抗免疫的藥物,比如潑尼松片,硫唑嘌呤等治療。具體的病因是不明確的。
循環性自身抗體是診斷AIH的一個主要標準。90%的AIH病人血清中至少存在一種抗下列抗原的自身抗體: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細胞核、平滑肌(SMA)、肝腎微粒體(LKM-1)、肝溶質抗原1型(LC-1)和粒細胞漿(ANCA)。在診斷AIH時,還應抗線粒體抗體(AMA)以排除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免疫性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能完全治好,但也不乏治好的可能性,主要是采取糖皮質激素或聯合硫唑嘌呤的藥物進行治療,而對于終末期的肝炎,是需要采取肝移植的方式進行治療。
自身免疫性肝炎癥狀通常具有很大的隱匿性,因為免疫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其他器官同時受到損傷,大多都是呈緩慢發病態勢,在臨床特征上自身免疫性肝炎呈慢性活動性肝炎表現,可有關節酸痛、低熱、乏力、皮疹、閉經等易被誤診為關節炎、結締組織病等;一段時間后才逐漸出現乏力、惡心、食欲不振、腹脹、肝脾區疼痛、出血傾向和體重減輕等肝炎癥狀。
自身免疫性肝炎壽命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判斷。
結果顯示,重度自體免疫性肝病的病人,若不接受治療,三年生存率為50%,五年生存率為10%,治而療后20年生存率為80%,通常與性別、年齡匹配的正常人相比,壽命沒有顯著差異。無癥狀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預后良好,早期診斷和適當的處理是提高患者預后的關鍵,建議患者積極治療。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通常是分為四型,癥狀表現有一定差異。
第一種類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是最常見的,占80%,常見于40歲以下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自身抗體抗核抗體和SMA抗平滑肌體陽性。第二種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4%,最常見的是兒童,可見抗肝腎微粒體抗體和抗體平滑肌陽性,這種類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感染率很高,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而且復發率也很高。第三型是91%的女性,癥狀以抗silalp陽性為主,激素治療也有一定的反應。第四型就是少數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本身抗體呈陰性,這是目前無法檢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