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中醫論治
酒精性屬“傷酒”、“酒癖”、“酒鼓”、“酒疸”范疇。病因為酒毒濕熱之邪。病位在先肝膽脾胃,后及于腎。病機為濕熱酒毒傷人,導致肝郁氣滯,水濕不運,痰濁內生,肝脾血瘀,臟腑虛損。我們臨床上將其分為早、中、晚三期,現將分期辨證論治簡述如下:
早期(“傷酒”)。輕者可無,或僅有腹脹、乏力、肝區不適、納呆、,偶有、,肥胖,,質軟,表面光滑,邊緣純,有壓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本期系因過量飲酒,酒毒濕熱蘊積中焦,傷及脾胃,累及肝膽,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濕熱蘊結,阻于脅下而成。辨證分型多為濕熱內蘊、肝胃郁熱、膽郁痰阻等。證屬濕熱內蘊者,治宜清熱利濕,方用茵陳蒿湯合龍膽瀉肝丸,藥用茵陳、梔子、大黃、金錢草、龍膽草、柴胡、甘草、澤瀉、木通、生地、當歸、車前子等;證屬肝胃郁熱者,治宜疏肝和胃、清熱化濕,方用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藥用丹皮、梔子、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術、甘草、薄荷、黃連、吳萸等;證屬膽郁痰阻者,治宜清肝利膽、化痰祛濕,方用溫膽湯合柴胡疏肝散,藥用竹茹、枳實、法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柴胡、黃芩、白芍、川芎、香附等。
中期(“酒癖”)、酒精性、酒精性代償期。見乏力納呆,肝區疼痛,腹瀉,黃疸,肝,,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顫,舌暗紅,苔黃膩,脈弦細或細澀。本期多因縱酒日久,痰、濕、食、熱內蘊,阻于中焦,氣機不暢,血運受阻,漸則氣滯血瘀,氣、血、痰、濕互相博結于脅下,結為痞塊而成。辨證分型多為肝膽濕熱、食滯痰阻、氣滯血瘀等。證屬肝膽濕熱者,治宜清肝利膽、利濕活血,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柴胡、澤瀉、梔子、木通、生地、黃芩、當歸、車前子、茵陳、赤芍等;證屬食滯痰阻者,治宜消食化痰、理氣導滯,方用保和丸合二陳湯,藥用神曲、山楂、連翹、茯苓、法半夏、陳皮、萊菔子、甘草等;證屬氣滯血瘀者,治宜行氣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用桃仁、紅花、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川牛膝、甘草、柴胡、桔梗、枳殼、元胡、青皮、竹茹、絲瓜絡、牡蠣、鱉甲等。
晚期(“酒鼓”)。多與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并存。見肝掌,蜘蛛痣,腹水,肝脾腫大,伴有氣短,脘腹脹痛,神昏振顫,唇甲色淡等,舌紅、淡紅、暗紅或淡暗,苔白膩、黃膩或少苔,脈沉細、弦細或細澀。本期系因縱酒不止,肝脾損傷日久,氣血耗損,病及于腎,肝傷則氣滯血瘀,脾傷則痰濕蘊結,腎傷則水濕內停,氣、血、水凝聚腹中,形成腹大臌隆之病。辨證分型多為肝脾血瘀、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等。證屬肝脾血瘀者,治宜活血軟堅、利水祛濕,方用隔下逐瘀湯合四苓湯,藥用桃仁、紅花、當歸、白芍、川芎、丹皮、元胡、香附、臺烏、甘草、枳殼、茯苓、豬苓、澤瀉、白術等;證屬脾腎陽虛者,治宜溫補脾腎、化氣行水,方用實脾飲合真武湯加減,藥用木香、木瓜、白術、厚樸、茯苓、制附片、炙甘草、草果仁、大腹皮、干姜、茵陳、白芍、冬瓜皮、益母草、澤蘭等;證屬肝腎陰虛者,治宜滋補肝腎、活血利水,方用一貫煎合滋水清肝飲、豬苓湯化裁,藥用枸杞子、麥冬、生地、當歸、沙參、當歸、赤芍、柴胡、梔子、酸棗仁、山藥、山萸肉、澤瀉、丹皮、豬苓、阿膠、滑石、茯苓、牡蠣、鱉甲、龜板等。
上述三期出現黃疸者,即為“酒疸”,其病機多為嗜酒過度,濕熱郁蒸,膽汁外溢,浸淫而成。治宜在上方基礎上加用茵陳、赤芍、梔子、金錢草以利膽、活血、退黃。
現代藥理證實,葛根、黃連、黃芩、白豆蔻、丁香、桃仁、垂盆草、牡蠣等中草藥均有清解酒毒之功,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加用。
-
中醫對于酒精肝的治療方法隨著各種各樣的酒精飲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在我們的身邊,早就酒精肝,這種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的上升,但是
-
對于酒精肝的治療藥物呢大家都知道,酒精肝這種疾病是因為喝酒過度才導致的一種肝臟疾病,這種疾病在剛剛出現的時候,癥狀表現并不是特別的明顯,所以很
-
酒精肝進行哪些有效的治療對于人們來說,酒精肝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非常巨大的,大多數人患上這種疾
-
治療酒精肝的常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對于人們來說,酒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尤其是隨著人們的應酬,人們對酒的攝入也就變得越來越多,但
-
輕度酒精肝患者應如何進行治療大家都聽說過酒精肝疾病,特別是患有輕度酒精肝的年輕人非常多,雖然在身體早期沒有任何的癥狀,但其偶爾會有腹脹、渾身沒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