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的防治
隨著現代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們的機體也發生著這樣那樣的變化。例如,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趨勢。我國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4%-6%,并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達22%,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慢性便秘在結直腸癌、肝性腦病、 乳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發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疾病中,過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導致死亡。認清便秘發生的原因,找到治療慢性便秘的方法,擺脫便秘的困擾,遠離結直腸癌的威脅。尋醫問藥專家訪談邀請北京積水潭醫院消化科藍宇主任介紹慢性便秘的防治常識。
專家說:慢性功能性便秘由結腸傳輸和排便功能紊亂兩方面問題引起。
主持人: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請問慢性便秘是如何界定的?
藍宇主任:便秘中醫叫病癥,西醫叫癥狀,總而言之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吧。有的人說自己是便秘,但是實際上到醫院仔細問診、檢查后發現并不是真正的便秘,可能是對便秘的理解有問題。要確定便秘有三點:(1)大便干燥,干結;(2)排便次數少,指一個星期少于3次的排便。(3)合并有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梗阻感或堵塞感,需要通過手指協助等方式來輔助排便的。根據羅馬III標準對慢性便秘的定義是指病程半年以上,最近3個月都有癥狀稱之為慢性。
主持人:造成慢性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藍宇主任: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 有器質性疾病,如腸道疾病:結腸癌、憩室、肛周膿腫、痔瘡;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神經肌肉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腦血管病等。藥物也可導致便秘,如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常用的降壓藥(鈣離子拮抗劑)、解痙劑等。但最多見的還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功能性原因引起的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由結腸傳輸和排便功能紊亂兩方面問題引起。
(1)胃腸蠕動減慢,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大便是由小腸消化吸收后產生的殘渣,包括細菌的一些菌體組成的。大便里的水分是在大腸里面吸收的,如果腸蠕動慢的話,腸內容物會長時間在大腸里邊停留,水分的吸收就增加了,這樣就會變成干結的,像羊糞蛋一樣的大便,是一個主要的原因。老年人習慣性便秘,還有糖尿病的病人、腦血管硬化,帕金森氏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還有一些免疫性疾病都會引起胃腸蠕動減慢,造成慢性便秘。
(2)排便障礙即直腸、肛門之間功能失調,也叫出口梗阻。多表現為排便費力。正常時只有在直腸及腹肌收縮,肛門括約肌松弛的情況下大便才能排出來。就像擠牙膏一樣,牙膏是直腸,牙膏蓋要打開,那邊松弛就擠出來了。直腸肛門有問題的人是由于牙膏蓋沒打開或者非常緊,出口小,再使勁也出不去。或者是直腸不正常的收縮,無力,這邊蓋子雖然打開了也出不去。沒有勁排不出去,或者是矛盾運動,兩邊一起使勁也出不去。結腸蠕動不好加直腸肛門功能失調原因都有的稱為混合型便秘。
還有就是難產或者是生產以后,直腸肛門結構發生變化,有一些直腸陰道的膨出,需要手術治療。
主持人:慢性便秘會給*帶來哪些危害?
藍宇主任:現在老百姓對便秘的危害理解不是十分準確。比如宿便不排會毒素吸收中毒,或者臉上長痘痘等。其實只要一星期有兩三次以上的排便,沒有出現排便困難或大便干燥的情況,都可以認為是正常的。不存在每天必須排便一說。
可能引發的危害,一般指在一些基礎疾病的基礎上,引發或急性加重的過程。如果是高齡,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梗、腦梗的病人,臥床,肯定會影響胃腸的蠕動引起便秘。或者說老年人本來就容易本來就容易便秘。現在加重了,出現排便費力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血壓升高,可能會造成心腦血管病的加重,出現心衰等。
另外長期便秘者易患結腸癌,但是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不是有便秘就會患結腸癌,便秘是結腸癌的危險因素。還有肝性腦病患者,本身肝臟功能很差時,如果發生便秘,毒素會在腸內吸收引起肝昏迷的加重,所以肝性腦病時需要通便。
專家說:慢性便秘有慢傳輸型、流出道梗阻和混合型三類。
主持人:慢性便秘也區分類型嗎?都有哪些類型?各類型主要的癥狀表現是什么?
藍宇主任:這個上面已經有詳細的講述。一是腸蠕動緩慢,稱為慢傳輸型,二是排便障礙型又叫流出道梗阻,三是兩者都有的,稱混合型。
蠕動緩慢的表現為沒有便意。出口梗阻為有便意,老想上廁所,但排便費力,排不出來,混合型就是上述情況都有。
主持人:有慢性便秘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嗎?
藍宇主任:我國百姓一般開始有一點便秘的癥狀,很多人都不會去醫院就診,自己隨便買瀉藥吃的情況比較多見。有效就不會到醫院。只有在各種方法都不管用或者自己感覺問題比較嚴重的時候才會到醫院就診。#p#分頁標題#e#
主持人:什么情況下需要到醫院做檢查呢?具體查哪些項目?
藍宇主任:在出現便秘帶血,不確定是痔瘡帶血還是結直腸癌帶血的情況下,有的可能出現貧血、糖尿病、帕金森、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便秘,還是需要醫生來判斷的。具體的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來選擇,如患者本身可能有一些系統性疾病,也需要做相應的檢查。在不能排除直腸癌、結腸癌時要化驗大便潛血,肛門指診、腸鏡,或者消化道造影檢查。如果不是器質性的,而是功能性的便秘,用藥效果不太好,可以看胃腸通過時間,看看是不是大便在腸內呆的時間太長了,蠕動是否正常;直腸肛門測壓,來觀察直腸肛門局部是否有問題,排便功能是否失調。
專家說:治療慢性便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或習慣。
主持人:符合哪些標準的時候可以診斷為慢性便秘?
藍宇主任:診斷慢性便秘的標準比較復雜了。要從時間上、癥狀、是否符合它的定義。按羅馬III的診斷標準包括持續的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不盡感。具體到癥狀有以下6項中至少2項或2以上,并且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至少25%的排便感到費力;至少25%的排便為干球糞或硬糞;至少25%的排便有不盡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輔助(如用手指協助排便、盆底支持;每周排便少于3次)等。至于你是不是符合診斷應該由醫生來判斷。
主持人:在臨床上慢性便秘需要遵循什么樣的治療原則?
藍宇主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或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適度運動。應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全谷類食物、蔬菜、水果,多飲水,保持腸道正常的水分等。
主持人:如果發生便秘,該采取哪些方法來治療?
藍宇主任:目前我國對于便秘的用藥還是不太理想,瀉藥濫用的現象比較普遍,與老百姓對便秘及其治療缺乏正確的認識有關。
初發便秘者可用(1)容積性瀉劑,如麥麩、偶車前等,自己糞便體積而達到通便作用,但國人因平時纖維素攝入較多,此招往往奏效不顯著;(2)滲透性藥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喝進去之后能減少腸道對水分的吸收,大便就會變軟變多,刺激腸道蠕動,有利于排便。
腸蠕動特別慢者,可以吃一些促進腸蠕動的藥物,如普蘆卡比利,對慢傳輸型便秘效果較好。
刺激性瀉劑,如果導、番瀉葉、大黃、蓖麻油等可增強腸道動力和腸道分泌,對便秘有效,所以有的病人長期使用。但這類瀉藥長期使用被認為可能引起神經損害及結腸黑變病,故避免長期服用依賴藥物排便的狀況。
出口梗阻,排便障礙者,是因為排便功能不協調,可進行生物反饋治療,學習正常的排便動作,排便就會順暢。也可通便藥協同治療。
對于一周都沒有排便,或者十天都沒排便者,大便特別硬,糞便嵌塞者,用開塞露或灌腸處理,使大便變軟,易于排出。但不提倡長時間依靠開塞露,反復長期刺激以后腸道就不敏感了。
有精神心理因素的病人,往往會出現排便焦慮,如果今天不排便,就無法干任何事情。對于這樣的人需進行精神心理治療。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解剖結構異常導致的排便困難,如直腸膨出及內科治療無效的患者,要做詳細的檢查,如排糞造影、三維CT、圖片檢查,確定真的有問題后再慎重的選擇手術治療,需手術治療的便秘很少。否則心理因素很重,就算做了手術把腸子切了照樣不行。手術治療是最后一招,必須慎重!
治療便秘總的目的是讓順暢或相對順暢的排便,不希望依賴藥物,從整體上改變飲食生活習慣,排便習慣,適當的用藥物或物理方法適當的幫助建立排便習慣。對于心梗,腦梗的危重病人,就無需過多考慮,不管是刺激性的瀉藥還是灌腸,只要通便就可以了。
專家寄語:發生便秘,切勿盲目用藥。如果突然出現便秘,在用藥也不管用的情況下,需到醫院就診,排除腫瘤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生活習慣的良好保持。
-
出現便秘吃什么水果好出現便秘吃什么水果好呢?便秘是我們常見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下會出現肚子脹痛的情況發生,但是不知道吃什么水果能緩解便秘的情況
-
便秘吃什么才比較好相信大家都知道便秘和我們的日常飲食有著很大的關系,由于近由于很多人越來越不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且還不注意運動,長時
-
便秘吃什么水果有效便秘吃什么水果?便秘的發生是會給患者帶來不小傷害的,讓患者承受不小的折磨,所以大家要正確的了解疾病,并且積極把握飲食,這
-
便秘疾病的出現吃什么好呢其實對于便秘的出現大家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并且有很多的人都常識了便秘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嚴重的傷害,因此當疾病出現的時候對于
-
便秘預防方式都有哪些呢當便秘出現的時候,患者的皮膚會變得很差,同時患者的脾氣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因此我們對于便秘的危害性還應該及時的了解,這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