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病變部位有哪些
正確了解腹瀉的病變部位能夠幫助大家得出準確的認識和治療,專家指出不同類型的腹瀉有時難以鑒別,特別是在腸道炎癥范圍廣泛時,接下來我們就對腹瀉的病變部位做一番詳細的解讀,看看該如何治療這種疾病。
臨床上除腹瀉外,一般都有發熱、腹痛及白細胞增多等表現。這些臨床表現是共同的,對腸道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均無診斷價值,因此,需首先鑒別是小腸或結腸感染。小腸感染性腹瀉的特點是臍周或右下腹為陣發性痛,且伴有腹脹或腸鳴,腹瀉每天5~10次,糞便量多呈稀水便,混有泡沫及未消化食物殘渣,嚴重感染者為稀水血便,排便前腹痛,便后腹痛可減輕或消失而有舒適感。結腸感染性腹瀉的腹痛,常在下腹或左下腹部,一般不伴腸鳴,腹瀉頻繁,較小腸感染性腹瀉次數顯著增多,糞便量少,呈膿血便外觀,有里急后重及下墜感。小腸感染性腹瀉多見于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或沙門菌屬腸炎,而結腸感染性腹瀉常由志賀菌或其他痢疾桿菌所引起。
腹瀉的病變部位:
1.病變在直腸或乙狀結腸的患者,多有便意頻繁和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或只排出少量氣體和黏液,糞色較深,多呈黏凍狀,可混有膿血,腹痛位于下有腹或左下腹,便后可稍減輕。
2.小腸病變的腹瀉每次排便量較多,腹瀉次相對較少,無里急后重,糞便稀爛呈液狀,色較淡,腹痛位于臍部,多為間歇性陣發性絞痛伴腸鳴音亢進。
3.小腸吸收不良者,糞便呈油膩狀,多泡沫,含食物殘渣,有惡臭。
4.慢性痢疾、血吸蟲、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病引起的腹瀉,每日排便次數不多,糞便常帶膿血。
5.腸結核常有腹瀉和便秘交替現象。
6.大便量大于每日5升,應考慮霍亂(米湯樣大便)或內分泌性腫瘤引卡塔尼亞的腹瀉。
對于腹瀉的病變部位,專家指出要根據患者的排便情況、糞便外觀與腹痛性質而定,除此以外,大家還需積極咨詢相關專家,以幫助大家得出準確的確診和治療。
相關文章
-
腹瀉患者有哪些食物護理呢大家到知道身體發生腹瀉后,其身體的各種水電解質都有很大的失去,所以在發生后除了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使之在日常進行合理
-
腹瀉日常有哪些護理事項每次寶寶發生腹瀉時,是讓恨多家長所措手不及的,其由于家長喂養的不當或過度的著涼等,使之讓小寶寶的身體發生稀薄的糞便,給其
-
寶寶腹瀉護理誤區有哪些?對于孩子的健康,大家都特別重視,甚至超過了對于自身問題的重視,許多家長朋友們一聽說寶寶得病了,都感到特別的著急,無所適從
-
寶寶拉綠屎是腹瀉嗎?有經驗的醫生通過孩子的大便,就可以及時判斷孩子得了什么病,那么寶寶拉綠屎到底是得了哪種疾病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朋友
-
寶寶腹瀉幾天能痊愈腹瀉這種疾病對于嬰幼兒來說最為普通不過了,不過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對孩子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因此很多家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