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生在2~8歲的兒童,男性和女性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兒童在發病1~3個星期時,往往會出現急性病毒感染,其癥狀通常是迅速、高燒,以自發性的皮膚及粘膜為主要特征,多為針頭大小的皮下或皮下出血點,或有瘀斑、紫癜等。一般多見于肢體,容易發生撞擊的地方,而身體不常見。該病是一種自我抑制的過程,85~90%的兒童在1~6個月后會自行愈合,10%的病例會發展成長期,大部分死亡原因是由于腦出血。
臥床休息,防止感染,避免外傷,若無明細出血傾向,血小板〉30,可與觀察。糖皮質激素為首選用藥。脾切除手術、其他免疫抑制劑和清除B細胞藥物利妥昔單抗,主要針對糖皮質激素治療3-6月無效,或者是糖皮質禁忌的患者。
妊娠期得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情況如下:
若是孕婦在懷孕時期得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情況,孕婦的流產率比較小,患有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孕婦所生產的胎兒的死亡率比較高。通常新生兒的死亡原因主要是顱內出血以及早產兒并發癥,其中顱內出血導致新生兒的死亡率比較高,可能跟嬰兒的血小板生成素產生延遲有關系。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可以治好的,該病也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這是一種良性疾病,需要排除其他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的疾病才可以診斷,治療首選激素治療,大部分血小板可恢復正常,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冒、勞累等,因為任何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復發,復發后激素仍然有效,在激素治療無效或有應用激素的禁忌證,可以選用靜脈用丙種球蛋白、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法。
達那唑在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方面只是作為二線用藥,首選的是糖皮質激素。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要采取個體化治療,輕微的密切觀察就可以,不需要用藥,出血風險比較高的要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外傷,避免服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應該說比較嚴重。應該及時到正規的門診進行查看,治療主要是要去除病因,使用止血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