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小兒心房顫動時,要明確其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并針對其原因和誘發因素進行處理。
由于甲亢、甲減、先心病導致的心臟增大等原因,需要采取藥物、外科封堵等方法進行處理;肥胖、急性腸胃炎引起的電解質紊亂、植物神經紊亂等都是誘發因素。如果在原發性或誘發因素得到抑制后仍存在房顫,可以使用抗房顫的藥物,如果藥物的抑制不了,可以考慮進行導管消融。具體的使用方法要根據臨床情況,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
小兒心房顫動的典型癥狀就是心悸、胸悶、氣短、頭暈、心跳不規則等。1、心悸:心悸主要表現為心率快,脈搏速度快,且搏動不規則。2、氣促:氣促表現為輕微活動可見呼吸急促、呼吸粗重。3、胸悶:胸悶多與氣促伴隨出現,表現為活動后呼吸困難,進行低強度體力活動即需要休息。4、心律不規則:心室率100~150次/分鐘,心音強弱變化不定,原有心臟雜音可減弱或者消失。5、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表現為呼吸急促,面色紫紺。
小兒心房顫動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主要發生的原因有法洛氏四聯癥,法洛氏三聯癥,法洛氏五聯癥,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有關,在心房增大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與房顫同時出現;其次,患兒的植物神經機能障礙也會引起房顫;在肥胖癥的孩子中,經常會有呼吸睡眠障礙或呼嚕,也容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其他的心律失常、小兒腹瀉引起電解質紊亂等均可以誘發房顫。
一般來說,小兒心房顫動是風濕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先天性心臟病等原因引起的。
1、小兒心房顫動可能是風濕性心臟病造成二尖瓣病變,合并心臟結構改變引起的。
2、小兒心房顫動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導致甲狀腺分泌過多、心率增快、心肌興奮引起的。
3、如果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伴有心房擴大者,可能會引起心電傳導系統異常,從而導致小兒心房顫動。
一般來說,小兒心房顫動要做如下檢查:
1、小兒心房顫動要做心動圖,可以通過心電變化反映出患有哪種心臟疾病。
2、小兒心房顫動要做超聲心動圖,可以觀察心臟各心壁、心室的周期性活動。
3、小兒心房顫動要做X線胸片,X線胸片可以反映心臟的大小、形態。
4、小兒心房顫動要做血清心肌標志物檢查,通常可以評估心肌損傷程度,判斷心肌是否損傷,以及并在一定程度上評估病因。
5、小兒心房顫動要做甲狀腺激素測定,可以幫助了解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心房顫動表明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心跳不規則,會影響心臟功能并導致血栓形成。還可以考慮控制心率的藥物和心臟復律藥物。去醫院的心內科看看。有必要根據發病時間和血栓形成風險進行綜合考慮。胺碘酮和華法林是常用的。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指標必須定期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