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回答共3條醫生回復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注
宋現偉
主治醫師
威縣中醫院內科
二級甲等
擅長:擅長各種內外科疾患處理,對兒科、婦科炎癥診斷均積累...
已幫助用戶: 189369
指導意見:你好,應及時采取降溫措施的。可以服用撲熱息痛片或者連花清瘟膠囊緩解癥狀的,多補充一些水分,也可采取物理降溫的。
有用0
關注
王偉
醫師
河北省霸州市醫院兒科
二級甲等
擅長:小兒外科
已幫助用戶: 49389
健康人的體溫是相對穩定的,口腔(舌下)溫度保持在37℃左右,肛門內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2~0.4℃。人的體溫早上稍低,下午稍高,相差不超過1℃。
一般體溫(以口腔溫度為準)超過39℃以上為高熱。高熱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明顯增加身體的消耗,損害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出現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便秘,甚至意識不清、驚厥等一系列癥狀。這對于危重病人,無異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給予治療和護理。
(一) 發高燒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細菌、病毒、原蟲感染而引起,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瘧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腫瘤、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病等。
(二) 高燒的診斷
(1) 高燒伴有全身發冷、寒戰者,多為細菌或原蟲感染,如敗血癥、瘧疾、大葉性肺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等。
(2) 高熱伴全身皮疹者,常見于發疹性傳染病。皮疹在發熱后1~6天出現,依次為水痘、猩紅熱、麻疹、傷寒等。
(3) 高燒伴劇烈頭痛、嘔吐者,多見于腦膜炎、腦炎。
(4) 高燒伴胸痛、咳嗽、氣促者,見于呼吸系統病變,如肺炎、氣管炎、胸膜炎。
(5) 高燒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為肝炎、肝膿腫、膽囊炎;滿腹痛可能為腹膜炎。
(6) 高燒三周以上,多見于惡性腫瘤、結核、細菌性心內膜炎。
高燒病人必須到醫院檢查,明確診斷,進行針對病因的治療,高燒才能好轉,則單純用退燒藥只能臨時起作用,藥效過后依然高燒不退。
(三) 高熱的表現
高燒時面色潮紅,皮膚燙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飲食不佳,呼吸和脈搏加快(從37℃開始計算,每升高1℃,脈搏加快10次)。病人開始嗜睡,重者出現昏迷、抽搐(驚厥)。
(四) 救護措施
(1) 在高熱剛開始的時候,由于皮膚血管強烈地收縮,病人可能出現寒戰,此時不應急于采取退燒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戰后體溫迅速上升,再及時采取以下退燒措施。
(2) 臥床休息,多飲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氣溫較高時更應多飲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飲料。
(3) 物理降溫方法: 冰袋:能減輕腦的充血水腫,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具體方法是,從冰箱中取出冰塊放入冷水中沖去棱角再裝入熱水袋中,連水帶冰裝1/2袋即可,排出空氣蓋緊蓋口,查無漏水,放置病人前額,或枕部、頸部、雙側腋窩等處,每放置20分鐘交換一下位置,以免發生凍傷。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并利用酒精的蒸發作用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目的。用于物理降溫的酒精濃度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擦浴的部位為頸部、后枕部、雙腋下、肘窩、大腿根部、踝窩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腳心等處,以免產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動作應輕柔,以皮膚微紅為度,薄薄擦一層即可。如病人出現寒戰,面色蒼白,口唇青紫應立即停止擦浴,蓋上被子保暖,飲一點糖水。
(4) 在體溫過高時使用藥物降溫。要避免用藥過量和在短期內反復用藥。退熱藥有大量出汗加強散熱的作用,易發生虛脫,常用的退燒藥有復方阿司匹林(APC)、撲熱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有胃腸疾病的病人還可選用消炎痛栓劑,每次1/2枚塞入肛門,退燒效果也很好。長期高熱不退者還可以給予紫雪丹、安宮牛黃丸口服和靜滴清開靈注射液等等。
(5) 加強護理,保證營養。高熱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應設法讓病人多進富含高維生素等營養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質飲食,包括新鮮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另外,高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加上缺乏維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潰爛,故需加強口腔護理,每日用淡鹽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_2$等藥物,口腔潰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軟膏,效果均很好。
(6) 為防止驚厥,保證休息,以盡快退燒,尤其對小兒高燒病人,可適當使用鎮靜藥,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靈等藥。但對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7) 定時測量體溫,觀察病情變化。在服用退熱藥或物理降溫后半小時、1小時、2小時分別測體溫一次,其他時間4~8小時一次,并記錄下來,觀察體溫的變化情況。如體溫持續不下降,應及時將病人送醫院診治,采取其他進一步的措施。測體溫的正確方法:家庭一般以測量腋下溫度較為方便,測得數加0.5℃即為口腔溫度(實際人體溫度)。測腋下溫度前應將腋汗擦干,測量時間5~10分鐘。如手邊無體溫表,可通過測病人的呼吸、脈搏來判斷是否發燒。正常成人安靜狀態下呼吸每分鐘12~16次,脈搏每分鐘70~80次。按體溫每升高1℃,呼吸每分鐘增加3~4次,脈搏增加10次左右,那么,體溫在39℃以上的高燒病人,呼吸可加快到每分鐘24次,脈搏每分鐘可達100次左右,借此來初步判斷病人的發燒程度。
(8) 病因治療。高燒只是某些疾病的一個癥狀,單純退燒有時效果不好,藥效一過體溫又復升高。所以,高燒時應重視尋找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燒,經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病情好轉自然就會退燒了。
有用0
關注
于飛
醫師
威縣章臺中心衛生院內科
一級甲等
擅長: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糜爛性胃炎,膽汁返流性胃炎
已幫助用戶: 257579
指導意見:您好,一般肺炎的癥狀有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及肺部異常等,可引發全身疾病,表現為面色蒼白、昏厥、嘔吐、四肢涼等要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