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2小時內,高胰島素水平通常出現在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胰島素抵抗的患者。
正常的胰島素分泌與血糖同步。也就是說,飯后30~60分鐘血糖達到峰值,胰島素分泌也達到峰值。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胰島素反應延遲。也就是說胰島素分泌高峰不是飯后30-60分鐘,而是飯后120-180分鐘后延遲,也就是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這表明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會受到影響。這種患者超重、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后,要大膽調整患者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血糖。這樣可以減少對胰腺細胞功能的損傷,降低升高的胰島素水平或恢復正常。
糖尿病餐后血糖標準通常是小于7.8mmol/L。
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要考慮到其年齡、是否存在心腦血管并發癥等因素。比如,對于年輕人,或是沒有心臟病的中年人,在飯后兩個小時內,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比如6-7.8mmol/L,而對于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比如腦梗、陳舊性的心肌梗死等,血糖的控制要適當的放寬,比如空腹血糖在8mmol/L,餐后2個小時的血糖應該是10mmol/L。患者要定期檢測血糖,平時要避免進食高糖食物。
胰島素要根據具體問題單獨治療,如下所示。
1.如果需要準備懷孕,胰島素高,有肥胖和多囊卵巢綜合癥,需要說明胰島素抵抗,進行減肥治療。另外,要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注射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首選二甲雙胍或硫脲類藥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治療多囊卵巢。
2.如果是糖尿病初期,就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和生活方式干預,改善血糖和胰島素抵抗。
3.肥胖患者胰島素高,應該先減肥。
4.糖尿病患者胰島素高、高血糖高,應根據糖尿病規律進行治療,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血糖,以達到治療目的。
糖尿病的胰島素不高。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減少引起的。糖尿病是由遺傳或環境因素引起的胰島功能損害。1型糖尿病或病程長的消耗性二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肯定會降低胰島功能。測得的胰島素水平通常低于正常測量范圍,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疾病難以控制,血糖波動較大。二型糖尿病,尤其是超重和肥胖的二型糖尿病,病情相對較輕,病程相對較短。通過測量胰島素水平和C肽水平,會發現空腹和飯后兩小時都高于正常的測量范圍,但并不是真的升高,只是胰島素相對于血糖來說比較低。
胰島素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所引起的,胰島素并不高。而2型糖尿病是主要存在胰島素抵抗,在早期胰島素水平是相對來說比較高。但如果病史時間很長,胰島功能出現衰退,胰島素水平也可能會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