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高血壓都比較嚴重,均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險因素。
如果血糖和血壓持續升高,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損傷。持續升高的血糖會影響到大血管,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包括心肌梗死、腦梗、下肢動脈閉塞等,還會影響微循環,導致微血管狹窄,導致腎、眼、神經等臟器受到影響,從而引發腎衰竭、失明、疼痛。因此,要重視血糖管理與治療。血糖除了會對血管和臟器造成損害外,還會對全身血管和臟器造成損害,導致大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事件,引發心梗、腦梗、腎衰、眼底出血、失明等。因此,糖尿病與高血壓一樣重要,必須加以管理。
高血壓會引起糖尿病。
約一半的高血壓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可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高血壓常與糖尿病并存,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基本危險因素相似,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年齡等不可控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高鹽飲食、高糖飲食、久坐不動、低體力勞動、吸煙、酗酒、精神緊張等。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善治療生活方式,包括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和適當的運動。還應注意監測血壓、血糖,必要時給予相應治療,保護靶器官功能。
糖尿病會引起高血壓的
長期糖尿病患者會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小血管和大血管硬化,后期會導致糖尿病腎病。但是,動脈硬化和糖尿病腎病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監測血糖,盡量少吃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少吃甜點和含糖飲料。可以多參加鍛煉,加強體育活動,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并且可以與家人積極的溝通,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與良好的心情。
高血壓型糖尿病在預防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以低鹽、低脂、低糖飲食為主,忌辛辣、油炸、甜膩、腌制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忌煙酒、碳酸飲料、咖啡等。
2、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超重。
3、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正常的生活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4、定期檢查血糖、血壓、血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糖尿病容易并發高血壓,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會有高血壓。
然而,高血壓、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獨立高危因素。因此,有必要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以預防或延緩冠心病和腦梗塞的發生。二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且易并發高血壓。當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時,可出現腎性高血壓;然而,一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表現出單純性高血糖,而沒有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