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骨質疏松的分級根據(jù)骨密度的測定值和臨床表現(xiàn)有沒有骨折等等分為輕度骨質疏松、重度骨質疏松,重度骨質疏松等等。
輕度骨質疏松是指骨密度僅僅-1以下,病人沒有癥狀或者有輕微的腰背疼痛,一般雖骨量減少,但尚未達到骨質疏松標準,不予診斷。如果骨密度測定在-1到-2.5,病人有腰背疼痛,四肢骨骼疼痛,則為中度骨質疏松,要積極的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進行干預治療。如果達到骨質疏松標準,且有一處或多處骨折,診斷為嚴重性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T值分級標準是:
1.當T值>(-1)的時候為正常,不存在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的情況。
2.當T值在(-1)-(-2.5)的時候,提示骨量減少,但并沒有達到骨質疏松,不能診斷為骨質疏松。
3.在T值<(-2.5)的時候可以確診骨質疏松。
患者要多吃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使用抗骨質疏松的藥物,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
在臨床上,骨質疏松癥并沒有等級劃分,但如果出現(xiàn)輕微的骨質疏松癥,則會出現(xiàn)疲勞等不適。
承載量降低。嚴重的時候會發(fā)生骨頭痛,主要是腰部和全身骨頭痛。不過這種疼痛通常都是彌漫的,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痛感。通常是長期步行,或是某一種姿態(tài)的變化,或是在進行負重運動后,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后期,脊椎會發(fā)生畸形,例如在后期會發(fā)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患者的身材變得更加矮小,導致心臟的功能受到影響,嚴重的時候會導致頸椎和胸腰部位的脆性骨折。
骨質疏松檢測指標就是T值,T值有一個正常范圍,T值>-1即為正常骨密度;T值在-1到-2.5,提示骨量減少,但還沒有達到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T值<-2.5,即可診斷為骨質疏松;T值<-2.5,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X線診斷是如下:
骨質疏松早期的X線片表現(xiàn)為正常,只有在骨質密度下降30%或更高時,骨質疏松的早期檢查沒有明顯變化。X線片一般是在臨床癥狀發(fā)生后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才能檢查出骨質疏松,彌漫性骨質疏松是指全身的骨頭X線,一般都是普遍性、均勻的增強,一般都是胸腰、四肢的X線片就能確診,其特征是骨皮質變薄,小梁變細,骨密度下降,尤其是胸腰椎體和骨盆,嚴重時會發(fā)生壓縮性骨折。
骨質疏松癥的特征可能是骨痛、駝背或身體矮小等。
1.骨痛:一般由小梁骨的微小斷裂所致,在姿勢變化時,肌肉和韌帶受到牽扯而造成。主要有腰背、雙側髖部、下肢、全身骨骼疼痛、肌肉疼痛等癥狀,久坐、久動時疼痛會加重。
2.駝背或身體矮小:與青年時期相比,其身高可減少5-10厘米以上。
建議患者遵醫(yī)囑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