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通常在受傷后24-48小時內,應選擇冷敷。因為在受傷以后,局部可能會有一些明顯的水腫,在這個時候采取冰敷主要是為了減輕水腫以及疼痛的進一步加重。損傷較重時,需推遲至72小時。適當冷處理可緩解疼痛,減輕炎癥反應,并可收縮毛細血管達到止血目的。如果超過24小時,考慮局部熱敷,因為在這個階段局部水腫可能已經形成熱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形成的水腫,慢慢的消退。建議具體冷敷時間、冷敷部位,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關節扭傷情況復雜,可能導致關節韌帶撕裂、合并骨折、脫位等現象,不能貿然熱敷,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在腰扭傷的急性期要進行冷敷,等出血損傷穩定后再進行熱敷。
腰扭傷后,局部毛細血管破裂,容易引起出血、軟組織腫脹等癥狀,在急性期需要進行冷敷和腰部制動,如果在這個時期進行熱敷,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出血、軟組織腫脹加劇,所以在急性腰扭傷時要進行冷敷。扭傷后72小時內,毛細血管已經不再流血,此時可以進行熱敷,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加快滲出、血腫等炎癥組織的吸收、消散,有利于軟組織的恢復。
扭傷后需先進行冷敷,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熱敷。具體情況如下:
冷敷的時間是在扭傷后的兩天之內,兩天之后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選擇熱敷。冷敷的作用是讓傷處的溫度降低,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消腫、止血的效果。
熱敷的作用是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傷處的代謝速度,加快炎癥的消散速度,提高傷處的恢復能力。熱敷可以增加軟組織延展性,使肌肉痙攣的幾率變小,以此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扭到腳進行熱敷還是冷敷,需要根據具體的時間段進行,如果不超過24小時最適合冷敷,如果超過24小時,適合熱敷。一般在剛扭傷時應當采取冷敷的方式,冷敷大約5分鐘即可,能夠有效的讓血管收縮。因為損傷之后血管會有破裂滲血,通過冷敷之后血管收縮就能夠減少局部的出血量,這樣能夠有效地預防淤血腫脹以及炎性水腫的加重,還可以緩解疼痛。扭傷24小時后,此時血管已經停止出血,這時用熱敷,能夠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促進扭傷組織盡快恢復;熱敷一般使用暖袋或者熱毛巾直接敷在扭傷部位,另外也可以用熱醋、熱酒等進行熱敷,但是一定要注意熱敷時間不能太長,每天兩次,每次在20分鐘即可。建議:運動前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把手腕,手指和腳腕等各個關節部位都活動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的。如果不慎扭傷了可以使用用于扭傷的噴霧劑緩解疼痛。
手腕扭傷之后的處理,不是進行熱敷,而是要進行冰敷。對于各個關節部位的一種急性的扭傷,可以遵循一個原則,就叫RICE原則,也就是大米原則,RICE。R是指Rest,就是要在受傷部位對它要進行休息、保護;I就是Ice,對受傷部位要進行冰敷;E就是Elevation,要對患者進行抬高;C是Compression,就是對受傷的部位進行加壓包扎。就是急性扭傷的一個最基本的處理原則,千萬不要對受傷的部位進行熱敷,因為這時候急性受傷時進行熱敷,會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受傷部位的出血,會讓腫脹加重。急性損傷的時候,對進行冷敷,可以減少局部的出血,以及腫脹的程度,48小時之后才可以考慮對局部進行一些理療,根據局部的反應的情況來做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