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急性心肌梗塞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直系親屬中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其孩子患類似病癥的可能性會提高5-6倍,也就是說,基因異常會導致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還有一些后天的因素,比如肥胖、抽煙、酗酒、工作壓力過大、心情不好,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一般情況下,心肌梗塞與血壓有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在冠心病的基礎上,可由冠狀動脈的血管堵塞引起,所以冠心病是導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但是長期的高血壓會對血管的內皮產生損害,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從而誘發冠心病。所以,心梗與血壓有很大的關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注意休息,食用脫脂奶、魚類、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種蔬菜水果,避免劇烈運動,有利于身體恢復。
急性心肌梗塞與冠脈病變的聯系通常是冠脈病變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病變,引起了冠狀動脈血供的突然下降或中斷,從而導致相應的心肌出現長期的急性缺血。而冠狀動脈長期完全阻塞是由于冠脈不穩定斑塊破裂、糜爛所致。少數的急性心肌梗塞是因為冠狀動脈痙攣導致的血管阻塞。
急性心肌梗塞典型臨床表現是不穩定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發病前幾天會出現前驅癥狀,主要表現為勞累性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等。其他典型的癥狀是胸痛,大部分病人會感到疼痛,疼痛難忍,有瀕死的感覺,持續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多是幾個小時,可以是刀割針刺和燒灼樣的感覺,通常發生在胸骨后面、心前區或者心臟前部。建議患者及時按照醫囑服用藥物緩解疼痛。
如果發生了急性心肌梗塞,要立即到醫院進行各種輔助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臟彩超,冠狀動脈CTA,冠狀動脈造影,核素心肌顯像,從而確定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治療方面,可以采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病人抵達醫院90分鐘內,完成第一次球囊擴張,12個小時之內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患者,全部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此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治療冠心病的首選方法,主要是三支血管病變合并左冠狀動脈主干病變,或三支血管彌漫性病變,同時伴有糖尿病。
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驅癥狀,最常見的是原有的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或對硝酸甘油效果變差;或繼往無心絞痛者,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癥狀包括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少數患者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