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通過做檢查、觀察癥狀來進行診斷。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做檢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做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檢查會出現病理性的Q波,而且在面向透壁心肌壞死的導聯上會出現,還有ST段的抬高。
觀察癥狀: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前區胸骨后的疼痛,壓榨感,并且持續30分鐘以上,還有頻死感,大汗淋漓,可以通過觀察癥狀來進行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血管嚴重狹窄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形成血栓出現的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檢查是最直接的診斷,但是需要專業醫生和專家來判斷。如果診斷不明確,可能會影響后續治療。建議患者要相信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對大部分患者來說,專科醫生可以改善病人的預后,挽救病人的生命,需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首先有臨床癥狀,持續性的胸痛,典型的心肌缺血的發作,胸前區胸骨后的疼痛,壓榨感,并且持續30分鐘以上,還有頻死感,大汗淋漓,甚至可能會有心源性休克的表現。做心電圖檢查會出現病理性的Q波,而且在面向透壁心肌壞死的導聯上會出現,還有ST段的抬高。
一般情況下,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現為:首先是臨床表現,典型的心肌梗塞主要表現為胸骨后壓迫憋悶性的痛苦,伴隨著瀕死的感覺,并伴有大汗,且無明顯的消退。尤其是有過冠心病史,或是有過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第二種是心電圖的改變,在超急性期,T波高尖峰是很正常的,ST段弓背向上的升高是很正常的,如果下壁的心肌梗死,會有二導聯、三導聯、AVF導聯ST段弓背上舉。第三個方面是心肌酶的改變,在臨床上可以采用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等的心肌特異酶。符合上述三種條件的人才能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后對癥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它的診斷有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以及動態的演變過程,還有實驗室檢查,診斷并不困難。
老年人出現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胸悶、胸痛等癥狀時,應注意。首先是急性心肌梗死,然后是心電圖,心肌酶,肌鈣蛋白,動態觀察。在無病理Q波的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及較小的透壁心肌梗死時,血清肌酶及肌鈣蛋白檢測對其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要區別于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動脈栓塞、急腹癥、主動脈夾層等。
急性心肌梗死(AMI)以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病情為持續胸痛。
可先有心絞痛癥狀,繼而逐漸有持續性胸痛。胸痛可發生在不同區域,胸前區,頸部或肩背部均可發生,部分可向下頜部放射。疼痛持續時間可長達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在疼痛期間,部分患者可有全身出汗,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繼而有部分神志改變,重者呈休克狀態。患者如有部分胸痛連續得不到緩解,宜及時去醫院就診。通過心電圖的檢查,可及時發現有無心絞痛或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