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心肌缺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理:
根據心肌缺血情況而定,如果血管狹窄超過75%,應盡早進行手術或搭橋治療來改善病情。而在病情進展較慢、動脈狹窄75%以內的情況下,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丹參滴丸、心寶丸等中成藥進行治療,平時可以多食用木耳、紅棗、花生等具有補氣血作用的食物來調理身體,平時不要過度勞累,控制情緒,不要心情波動。
心肌缺血可以通過藥物或者手術來治療。
心肌缺血的治療要看病情的嚴重程度,病情輕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索洛爾,硝酸異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類藥物。這些藥物能緩解心肌缺血的癥狀,包括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如果心肌缺血癥狀比較嚴重,建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微創介入手術或者冠脈搭橋治療。
另外,心肌缺血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戒煙戒酒,保持情緒穩定。在飲食方面要保證充足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糖、高脂、高鹽飲食。
心肌缺血一般可以通過心電圖進行確診。
通過做心電圖檢查,通常可以明確患者的心臟情況,有助于根據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以及缺血部位針對心肌缺血的情況。當心肌缺血時,面對缺血部位的導線往往表現為缺血st段下移或t波反轉。當心臟缺血時,由于工作壓力過大,會有心前區的疼痛。但想要準確的判斷是否患有心肌缺血,最準確的方法是冠脈造影。
心肌缺血即冠狀動脈血流由于不全阻塞,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該病多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其次為炎癥栓塞及其他因素所致。
心電圖檢查為該病的一種重要檢查與診斷手段。其病因主要與心肌缺氧有關,也有其他原因如心律失常、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所致。臨床癥狀以胸骨后或心前區酸痛,胸悶,心悸,氣促,呼吸困難等為主癥。嚴重者可伴胸痛、休克或心律失常?梢杂眯呐K超聲,心電圖等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等。臨床表現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和功能損害,嚴重者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發癥。
這就要根據病人自身情況以及年齡、包括治療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了。
通常以慢跑或散步為主要方式,每次持續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通常每周3~5次。此外,還可以進行瑜伽、太極拳等緩慢的有氧活動,也較為適合心肌缺血的患者,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即可。
心肌缺血患者在平時的飲食上也應引起重視,應低鹽、低脂、淡食、注重休息、忌疲勞、不熬夜、忌情緒高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