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冠心病可有持續性胸悶,但是通常不會超過半小時。
冠心病患者一旦連續胸悶達半小時以上,就非常危險,甚至致命。冠心病患者胸悶的表現提示心肌細胞缺氧。心肌細胞缺氧若持續半小時以上仍然無法解除,則可發生壞死,心肌細胞由于缺血發生線粒體損傷和引起心肌酶增高,稱之為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持續胸悶,患者應該盡早前往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冠心病導致的胸悶持續時間不長,甚至更短,冠心病病人胸悶癥狀是發作性的,通常持續時間為3-5min,最多持續時間為10-15min。如果出現胸痛,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并到有條件的地方做心電圖和胸部X線透視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對癥處理。如無明顯不適可暫時停服某些藥物。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內斑塊形成所致。斑塊的形成使血管遠端狹窄,心肌細胞受損,導致心肌缺血和胸悶等癥狀。治療的目的是解除梗阻和改善循環,多采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選用冠脈血管介入或外科手術。
胸悶不一定是冠心病。
有高血壓的人也會有胸悶的表現,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心臟病。高血壓通常表現為胸悶和血壓上升,并且通常會持續很久,比如活動后不會加劇,也不會感到胸疼,如果沒有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沒有缺血性變化,那么當血壓穩定后,胸悶的感覺就會消失。
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會胸悶。
冠心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冠狀動脈,而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供氧的重要通道,一旦冠狀動脈出現嚴重狹窄就會導致心臟供血受到影響。當人體在劇烈活動時心臟耗氧增加,如果冠狀動脈出現嚴重狹窄,供氧不能及時跟上,需氧和供氧之間就會出現失衡的狀況。心臟就會發出預警信號,從而回憶起心絞痛、胸悶等癥狀。
冠心病胸悶可以通過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方式來診斷。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中老年人,經常會碰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在臨床上,對于冠心病的診斷方法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檢查病人的肌肉有沒有什么問題,比如說頸椎病,關節病,胸肌勞損,頸椎病,胸椎病,肩關節和周邊韌帶的病變,都會有與心絞痛相似的癥狀。如食道斷裂、胃炎、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膽囊炎等,常因坐下、走路而感到痛苦。消化性潰瘍一般與吃飯的時候有關,而且有規律的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會更久。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病人有這種膽囊炎或者是心絞痛,可以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