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特點有體位性低血壓、心慌等。
糖尿病性心臟病屬于大血管病變,屬于糖尿病的一種慢性并發癥。體位性低血壓是糖尿病性心臟病的一種表現,當體位性低血壓時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意識喪失、休克等癥狀。心慌氣短是糖尿病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心率增快的原因。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一種神經感覺喪失,所以即使急性心肌梗死也不會感覺到疼痛。
糖尿病性心臟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發癥之一,屬于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心臟病大體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糖尿病性心臟病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時,會出現眩暈、意識模糊、意識喪失,甚至休克。
第二、糖尿病性心臟病在休息狀態下心率加快,出現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
第三、會出現無癥狀心肌梗塞,所謂無癥狀是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疾病,導致一種神經感覺喪失,因此即使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也感覺不到疼痛。
糖尿病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
1.介入或搭橋手術:手術,心肌缺血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可恢復心肌血液灌注。
2.植入式除顫器:可在早期檢測患者是否有房顫并除顫,以挽救生命。
3.心臟再同步化療:也是一種植入式裝置,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和生命治療。
4.心臟移植: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終點是心力衰竭。心臟移植是其選擇之一,但需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綜合判斷。
糖尿病性心臟病治療方法有以下幾點
1.一般治療。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有氧運動,逐漸減肥,給予低脂高纖維飲食,戒煙戒酒。
2.治療糖尿病本身,需要糾正相關的危險因素。對于糖尿病,需要控制血糖,服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應給予降壓藥控制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要用降脂藥物治療。對于胰腺.
3.冠心病患者應進行抗冠心病、擴冠藥物、降脂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4.對于心肌梗死患者,應進行抗心肌梗死、溶栓治療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包括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
糖尿病性心臟病是糖尿病患者合并或伴隨發生的多種心臟病,從心臟范圍看,它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變以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心律失常,例如糖尿病性高血壓合并心臟病,也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病理變化以糖,脂肪,蛋白質代謝障礙和電解質紊亂為基礎,同時出現心臟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經等方面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病變、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損害、心肌代謝異常、血流動力學改變而導致心臟出現器質性及功能性的異常。
近年來一些學者把這一變化稱為糖尿病性心臟病,但是許多心血管專家卻提出了異議,到目前為止糖心病仍被認為是冠心病。
糖尿病心臟病的注意事項有控制血糖、服用一些抗血小板藥物、減肥等。
由于血糖不能很好的掌控,很容易導致大血管的動脈硬化,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的收縮,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發生心肌梗塞,所以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發人群;加刑悄虿⌒呐K病的患者,首先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同時可以服用一些抗血小板藥物來降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減肥,適當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