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失眠頭痛灸百會穴取穴,將耳郭折疊向前,找到耳尖,經過耳尖連成一線,與正中線的交點處取穴,鎮痛止暈,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安神定志,升陽舉陷,主治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目不能視,鼻塞,鼻出血。
一般情況下,用艾灸治療膽息肉灸以下幾個穴位,具體分析如下:
用艾灸治療膽息肉可以進行膽囊穴位的艾灸,此穴在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直下2英寸處,是膽管病患者必須要點的部位。用艾灸治療膽息肉可以灸陽陵泉穴,此穴在腳跟小腿內側,是膽經的下合穴。用艾灸治療膽息肉還可以灸膽俞,此穴在十號胸椎棘突下,偏左1.5英寸處。
艾灸治睪丸炎灸陽池穴。艾灸治療的主要作用是活血止痛,疏經通絡,對于急性睪丸炎效果明顯,每天進行半個小時,兩三天可以緩解睪丸炎引起的疼痛。陽池穴位于手背的橫紋處,可以祛除濕熱、消除水腫。
艾灸治痔瘡應該結合痔瘡的中醫分型取不同的穴位,如果是濕熱下注型的,主要以肛門脹墜、疼痛、大便出血為主要癥狀,可以取會陽、長強、承山、二白等幾個穴位進行艾灸的治療。如果是氣血兩虛型的,以痔核脫出為主要癥狀的,可以取長強、關元俞進行艾灸。艾灸時讓病人感覺到炙熱感就可以,一般艾灸的時間為15-30分鐘,建議在艾灸前注意清潔灸處皮膚衛生,避免感染。
艾灸治失眠可以每天灸一次,但針灸的穴位需要根據病因決定,具體分析如下:
通常失眠可以歸類于心脾兩虛、肝郁化火、心腎不交、氣血不足等病癥,可以通過辨證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針灸,從而提高其臨床效果。如果明確病因,則可以每日進行一次艾灸來緩解睡眠不足,通常可以選擇在太陽穴、安眠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心俞穴、腎俞穴、脾俞穴、肝俞穴、膽俞穴、太溪穴、氣海穴、中脘穴、照海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