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需要做抽血、心電圖、超聲心動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檢查。
1.抽血:血紅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心肌損傷標志物、c-反應蛋白、尿酸、甲狀腺功能。
2.心電圖檢查:所有心臟病,都需要做心電圖,冠心病者平時狀態下的心電圖可以用來做對比,一旦有心前區不適癥狀,即刻的心電圖與平時狀態心電圖對比可以初步判斷病情。
3.冠狀動脈CT檢查:用造影劑在X射線下使冠狀動脈顯影,可以清晰地看到冠脈的硬化程度,是否有狹窄和斑塊。
4.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通過介入手術的方法,使冠狀動脈顯影的方法。
這個檢查費用各地的收費標準都是不太一樣的,以當地的收費標準為主,大多在1000元以內。
心絞痛指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特點為陣發性前胸壓榨性或窒息樣疼痛,可伴有其他癥狀,如氣短、乏力、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表情焦慮、皮膚冷或出汗等。患者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心血管心內科、急診科進行視診、聽診、觸診等體格檢查,同時結合心電圖檢查,明確診斷后配合專業醫生及時治療,緩解病痛。
心絞痛診斷最常用也是最基本檢查就是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檢查包括普通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平板運動心電圖幾種。如果患者以上檢查沒有確診,但是又頻繁出現疼痛,高度懷疑心絞痛,可以做冠脈CT或者冠脈造影檢查。冠脈造影檢查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冠脈造影可以明確狹窄部位,狹窄嚴重程度,根據結果考慮藥物治療還是介入治療。
心絞痛一般要做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
1.心電圖:是診斷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無創性檢查,靜息時心電圖正常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動態心電圖記錄、心臟負荷試驗等。
2.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標準,雖然是有創性的檢查。但可以顯示出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內的阻塞性病變、反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等,可以通過冠狀動脈造影來制定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
心絞痛病人應首先進行心電圖檢查,心肌酶和肌鈣蛋白檢查應改善,心肌梗死應排除,必要時應改善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室壁功能障礙或室壁瘤等。應進行冠狀動脈cta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確定冠狀動脈病變和嚴重程度,必要時可進行支架植入或搭橋手術以打開病變血管,并在冠心病心絞痛發生時進行正常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適當運動。
心絞痛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常規心電圖、平板運動心電圖、24個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負荷試驗、心機核素顯像、冠狀動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術等。
心絞痛病人的心電圖一般都是很好的,只是在發作期出現了變化,所以在發病的時候做心電圖是很重要的;到了醫院后,如果沒有明顯的表現,可以進行一些鍛煉,比如跑活動平板、踏車等,等心絞痛的表現后,可以進行心電圖檢查,或者是服用一些能引起心肌缺血的藥物進行治療,然后通過核素心肌顯像來判斷心肌的缺血性變化。CT能顯示血管是否有狹窄,但要作更細致的檢查,以確定其是否有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