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心肌缺血可以進行藥物治療,必要時可以進行外科手術(shù)治療。
心肌的血液供應可能會降低。藥物治療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為主要的抗血小板藥物。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富馬酸比索洛爾等都是倍他受體阻斷藥。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的藥品有:異山梨酯片、硝酸甘油等。對于不滿意的病人,可以進行血管內(nèi)支架的置放。
一般來說,心肌缺血可通過以下方法食療:
冠心病目前是導致心肌缺血最主要的原因,建議患者不要抽煙、喝酒,注意飲食健康,一般情況下,低鹽低脂飲食為主,多吃芹菜、蒜、西紅柿、紅蘿卜等蔬菜,多吃蘋果、梨、獼猴桃、橙子、柚子、香蕉等水果。
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等,還要注意個人的飲食,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心態(tài)平和,有利于身體健康。
這就要根據(jù)病人自身情況以及年齡、包括治療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了。
通常以慢跑或散步為主要方式,每次持續(xù)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通常每周3~5次。此外,還可以進行瑜伽、太極拳等緩慢的有氧活動,也較為適合心肌缺血的患者,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即可。
心肌缺血患者在平時的飲食上也應引起重視,應低鹽、低脂、淡食、注重休息、忌疲勞、不熬夜、忌情緒高漲等。
患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確診心肌缺血:
1.心肌損傷標志物:指標升高,則提示心肌損傷。
2.超聲心動圖:用于觀察心室腔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以及心肌舒縮狀態(tài);負荷超聲心動圖可以幫助識別心肌缺血的范圍和程度,包括藥物負荷、運動負荷、心房調(diào)搏負荷以及冷加壓負荷。
3.冠脈造影檢查:若局部出現(xiàn)狹窄,提示血流灌注不足。
心肌缺血可以通過藥物或者手術(shù)來治療。
心肌缺血的治療要看病情的嚴重程度,病情輕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索洛爾,硝酸異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類藥物。這些藥物能緩解心肌缺血的癥狀,包括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如果心肌缺血癥狀比較嚴重,建議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shù)或者冠脈搭橋治療。
另外,心肌缺血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戒煙戒酒,保持情緒穩(wěn)定。在飲食方面要保證充足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糖、高脂、高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