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根據患者的血壓變化來選擇合適的降壓藥,如果選擇了一種降壓藥,那么一定要堅持服用,并且要定期進行測量。平時要注意身體的健康,要注意飲食,避免憤怒攻心,在服藥的時候要注意用藥的說明和注意事項,不要吃那些會降低血壓的飲料和食品,還要定期做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了解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的功能,了解血壓的變化,從而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血壓穩定后不能隨便停藥,要看醫生的具體情況,要清楚的知道高血壓只能用藥控制,不能用藥治愈。
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建議下蹲后,猛然起立是正確的,因為容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指的是身體的變化,比如從臥位到立位,或者是下蹲,如果突然站起來,會導致身體的反應降低,從而導致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因為血壓降低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會出現頭暈、跌倒等情況,要讓老年人慢慢的站起來,等到身體適應了,就可以站起來了,老年病人要定期的測量血壓,按時服藥,不要隨意增加劑量,同時要準備一些藥箱,避免反復使用,避免引起血壓降低,引起摔倒。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壓力感受器靈敏度下降會導致血壓的調整作用下降,從而導致血壓的變化和體位性低血壓。特別是在服用降壓藥的時候要注意血壓的改變,對于老年人來說,初期的用藥要先從低劑量起步,然后再慢慢的給藥。特別是老人、身體虛弱的時候,要選用效果溫和、穩定的長效制劑進行治療,不要急著改變藥量,不要隨意改變用藥種類,不要自行改變用藥的范圍。
一般情況下,年輕和老年高血壓患者維持血壓的區別在于數值要求不同,具體內容如下:
對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高血壓的診斷范圍是不存在明顯的差異,仍然以140/90mmHg作為高血壓的臨界診斷標準。但由于年齡增長的影響,年輕和老年高血壓患者在維持血壓時通常有不同的標準。如果患者比較年輕,則對于血壓控制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盡量控制在130/80mmHg,而老年患者通常需要降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50mmHg以內,舒張壓需保持在90mmHg以下。
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措施如下:
1.通過與病人談話讓病人認識到高血壓的基礎,消除恐懼,保持情緒愉快,勞逸結合,減少勞逸結合。
2.全面護理,早發現早治療,定期監測血壓,減輕體重控制,防止發生合并癥。
3.飲食方面要注意飲食,不要吃高脂食物,每天要控制鈉的攝入量5-10g,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瓜果,忌吃一些動物油脂,不要吃太多的食物。
4.用藥的護理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堅持用藥,在血壓達到一定程度后再繼續服用。
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簡稱高血壓,主要通過飲食來調理身體。
高血壓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結構和功能。高血壓患者平時應堅持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勿過咸、勿過膩、注意休息。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還需要服用藥物治療,控制病情,避免發生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