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異常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疾病,有1型和2型之分,控制不好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像心臟,腦血管,腎臟等,需要積極治療,預防并發癥發生從患者年齡看,屬于高齡,出現嗜睡,并不一定是糖尿病的問題,很可能是有腦血管動脈硬化引起的供血不足或腦萎縮等問題。
病情分析:好發于中老年,常見于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排除增加,以后逐漸發展成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變有助于鑒別診斷。
意見建議:以上只是醫生根據患者簡單描述給予意見,醫生會根據患者詳細病情,為患者量身制作治療方案。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淀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或是其他降糖藥,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藥物不行還是要適當使用胰島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輔助降血糖作用.
病情分析:早期腎損害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及微量白蛋白尿,可持續數年。進一步可出現無癥狀性蛋白尿,開始為間歇性,以后則為持續性。持續性蛋白尿的出現提示腎臟病變的廣泛性和嚴重性。診斷糖尿病腎病可發現嚴重的腎小球硬化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常伴有高血壓及肌酐清除率的下降。90%以上患者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意見建議:以上只是專家根據患者簡單描述給予意見。建議患者聯系專家,專家會根據患者詳細病情,為患者量身制作治療方案。
病情分析: 1.飲食治療: 過量的蛋白質可增加腎小球濾過率,促進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對于尿素氮未升高者蛋白質每天食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8克。如對于一個體重50公斤的病人來說,就是40克。對于尿素氮升高者蛋白質食入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6克,最好為動物蛋白質。如瘦肉、牛肉、魚、雞蛋,盡量減少植物蛋白質,如糧食、豆腐及豆制品食入(100克瘦肉含蛋白質18克,100克牛肉含蛋白質18克,160克魚肉含蛋白質18克,120克雞蛋含蛋白質18克,160克牛奶含蛋白質5克),盡量以魚、雞等白色肉代替豬、牛等紅色肉。食鹽攝入量少于5~6克/日,伴有腎功能不全者降至2克/日。不食腌制品。食油以植物油為好。2.降糖藥物的使用: 對于肥胖者可以使用格列齊特(達美康)和格列吡嗪(美吡達),因其作用緩和且有抗凝改善微循環作用。優降糖因為作用強大,不宜使用。3.胰島素的應用: 有報道稱在糖尿病早期,如經胰島素強化治療,糖尿病腎病早期可完全恢復。對于飲食控制和(或)口服降糖藥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者,應早用胰島素治療。但對于終末期腎病患者要注意,因進食不足及胰島素滅活減退,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又因為腎糖閾升高,即使血糖升高,但尿糖經常陰性,故此時應當經常查血糖,以便調整胰島素劑量。此期血糖不必控制很嚴,因為大多數已有心、腦血管并發癥,低血糖會促使它們的發生。
意見建議: 以上只是醫生根據患者簡單描述給予意見。建議患者聯系醫生,醫生會根據患者詳細病情,為患者量身制作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