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專業的心內科,首先可以選擇藥物治療的方式,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選擇射頻消融,效果還是比較確切的恢復周期在1~3個月的時間。心臟顫動,屬于心律失常的一種是會導致心臟的供血攝血功能異常,對身體不利的。
根據心房顫動的不同類型,治療的原則也是略有不同,比如,初發性的或陣發性的房顫,在明確了心房沒有血栓的,就可以用藥物或者電機轉復的方法把它轉成竇性,或者進行一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持續性的或者永久性的房顫,考慮是否轉復等。
急性快速心房顫動是一種發作性的心房顫動,并伴有迅速的心室率,這種情況下,要及時發現導致快速心房顫動的因素,比如肺部感染、肺栓塞、高血壓、甲亢等。
首先采用藥物來控制心室速率,以前沒有使用洋地黃的患者,可以采用0.4mg的靜推法,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反復使用,將心率控制在100-120次/分鐘以內。第一天服用的最大劑量不能超過1.2mg,如果需要,可以配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大部分情況下24小時后會自動恢復,需要通過靜脈藥物轉復或同步直流電轉復。
心房顫動治療強調長期綜合管理,即在治療原發疾病和誘發因素的基礎上,積極預防血栓栓塞、轉復并維持竇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醫生會根據病因、臨床癥狀不同等給予藥物、手術或者射頻消融治療等不同的治療方案。
對于已不適合藥物轉復或藥物及電復律轉復失敗的老年患者,治療目的則是控制心室率。目前常用藥物有洋地黃、β受體阻斷藥、鈣通道阻斷藥、胺碘酮等。中醫藥對房顫的主要干預手段有藥物治療、針灸療法等,例如參附注射液,溫補心陽,安神定悸。用于心陽不振所造成的心慌不安、胸悶氣短。
一般情況下,心房顫動需要治療嗎需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心房顫動是一種心律不齊,以心悸、胸悶為特征,可以根據心電信號進行分析。當出現心房顫動時,必須做心肺彩超,以確定其心室的構造和機能狀況。在有風心病或中、嚴重二尖瓣狹窄的病人中,應該采取抗凝措施;在所有的心肌組織中,如果有完整的心肌組織,則需要進行血栓的危險評估,其中,如果是1級或更高的話,則需要進行抗凝劑和藥物復律或者射頻消融術,建議患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
對于陣發性房顫,現在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采用射頻消融法。具體內容如下:
通過此方法進行治療,患者的五年的生存率可以達到70%-90%,對于一些持續房顫的病人,也有50%-70%的成功率。房顫射頻消融法適合廣泛人群,建議早期處理。手術之前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禁忌。如果有心房內有血栓的患者,應先進行抗凝劑治療后再進行射頻消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