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韌帶損傷一般6周左右能好。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正常情況下踝關節受到損傷后,經過系統治療可以在6周左右恢復,恢復到正常的日常活動狀態。如果治療不當,如休息等,軟組織愈合時間也會延長。如果軟組織損傷嚴重,出現韌帶斷裂,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需要做支具制動或者手術修補,修養6-8周,根據軟組織恢復情況判斷是否能正常活動;想要達到正常的運動水平大約需要12周左右。
對于病人出現了韌帶損傷的情況,多長時間走路,主要看韌帶損傷的程度。如果是單純的韌帶牽拉損傷,而韌帶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沒有破壞,只是出現了局部腫脹的情況,一般下地走路的時間是傷后2周,腫脹疼痛明顯減輕以后就可以下地走路。
一般踝關節韌帶損傷多久好取決于受傷的程度。
如果僅僅是牽拉性的水腫,那么經過兩個星期的時間,紅腫就會消失,韌帶也會自然的愈合,可以慢慢的下床。踝關節韌帶受傷后,發生撕裂斷、裂,通常是由于腫脹、痛苦,造成踝關節部分的松弛,需要通過外科手術來修補受損的韌帶,穩固踝關節的結構,術后需要進行四個星期的固定,這樣可以逐步下床。單純的牽拉損傷,一般需要兩個星期才能完全康復。撕裂訓練通常需要四個星期才能完全康復。
患者患上了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損害,是副韌帶受損,如果損傷之后的韌帶完整度良好,沒有撕裂破裂,則一般要半個月的恢復期。
患者一般要在床上躺上兩個星期再進行負重運動。如果是腳跟外側的副韌帶受傷,有明顯的撕裂和破裂,要想完全復原至少要四個星期,這是一種腱性的組織,血液循環不暢,要依靠周圍的柔軟組織來進行修補,一旦撕裂破裂,一般要四個星期以上,傷口就會慢慢的粘連愈合,然后慢慢的可以下地進行負重運動。
對于腳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患者來說,在扭傷后應當立即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在踝關節腫脹、出血的部位進行冰敷處理,如果超過24小時就改為熱敷處理。同時可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制動踝關節處3到4周,或外用活血化瘀的膏藥以及配合針灸。
腳崴了韌帶損傷4-8周能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具體分析如下:
1.4周:腳崴了韌帶損傷,如果不伴有骨折,可根據磁共振報告的情況,損傷不嚴重情況下可采取功能位石膏固定,一般4周左右可以拆除石膏。
2.8周:腳崴了韌帶損傷,如果損傷嚴重需要進行開放手術或關節鏡手術,錨釘縫合固定后4~6周左右可逐漸下地行功能鍛煉,一般8周左右才可以恢復正常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