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外踝骨折一般成年人6-8周開始可以逐步下床行走,主要是骨折愈合的問題,骨折修復影響因素很多,其中有年齡的因素,年齡小就快,年紀大時間就慢,一個10歲的小孩,外踝骨折可能只要3-4周就可以完全愈合。
外踝骨折多久能下地走路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進行綜合判斷。
外踝骨折多見踝關節骨折,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術中固定術后盡早活動腳趾腳踝以促進血液回流和緩解肢體腫脹等。一般術后2個月左右需復查及拍片檢查。視骨折愈合情況而定能否下地走,通常可及早雙拐使患肢局部負重步行運動,骨折愈合多在3個月左右,避免過早下地和移動,避免對骨折愈合和鋼板破裂造成影響。
外踝骨折6-8周能下地走路。成人在6-8周后會逐漸下床走路,這是因為骨折愈合的原因。骨折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年齡越小恢復的越快,越老恢復的越慢。營養問題,有些病情較重的病人,康復的速度會比較慢。此外,還會受到一些疾病的影響,比如一些晚期癌癥患者,在骨折后的營養狀況會變得很糟糕,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一個健康人康復的時間會減少,正常情況下,成人在6-8個星期后可以逐漸下床走路。
多數一個月左右可以考慮下地行走,但是具體要到醫院復查一下,如果本身骨折的地方愈合比較良好的情況下,確實可以考慮下地拄拐杖行走。后面的情況下也可以到醫院配合相應的康復治療,現在要好好休息,多喝骨頭湯。
通常情況下,外踝骨折需要6-8個星期的時間。
由于體質的原因,外踝骨折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所以走路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如果身體恢復的好,骨折的話,6-7周后就可以下地走路。
如果外踝骨折的情況比較嚴重,周邊軟組織的損傷會影響到骨頭的穩定,一般要7-8個星期。建議患者平時忌煙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左外踝骨折手術后2-3天即可拄拐不負重走路,具體內容如下:
左外踝骨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折,治療起來比較容易,并發癥也比較少。術后2-3天內拔出引流管,可以拄拐不負重走路。4-6個星期后,再做X線檢查,發現骨折的線條稍微模糊,有明顯的骨痂,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局部的負重步行。通常,大部分病人在10-12周后進行X線檢查,發現骨折線不清,有持續的骨痂穿過,局部壓迫沒有疼痛,可以嘗試放棄拐杖,完全負重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