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從骨頭上長出來的突出物,是骨質增生的結果。因為在X光片上看起來是從骨頭旁邊長出來一根尖尖的東西,所以就叫做骨刺。骨刺是骨頭老化的一種現象。附著在骨頭上面的軟骨或者韌帶受到長期的壓力或者損傷,就會出現磨損和出血,并出現自身的修復過程,在這個修復過程中,磨損部位和出血機化甚至進一步鈣化,就會出現局部的骨質增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增生逐漸增大,慢慢變成骨刺。
出現跟骨骨刺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人到了老年,骨骼老化、退變,引起了骨質增生,還有一種原因是平時活動過多,對腳掌進行了多次的揉搓,或者是不斷的用力,造成了骨刺的形成。腳跟疼是因為跟骨骨刺引起的,在負重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疼痛,比如在受凍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疼痛。如果有跟骨骨刺的癥狀,可以采取保守的方法,或是采取外科的方法。保守療法主要是通過物理療法、針灸、熱療來減輕疼痛;外科的治療方法,是先做一次外科切除骨頭,這樣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
腳后跟骨刺是由于跖筋膜反復牽拉刺激引起,跟骨結節增生形成骨刺的方向通常與跖筋膜走向一致,跖筋膜起于跟骨結節止于跖骨頭,是維持足縱工弓的重要結構。
當患者在負重走路的時候,跖筋膜會被腳底的壓力所壓迫,而腳掌必須要保證足縱弓的高度,所以跖筋膜承受的壓力太大,會導致跟骨結節的局部壓力增大,從而導致跟骨骨刺的形成,與所承受的壓力方向是一樣的。
通常情況下,足跟骨刺可能是年齡增長形成的。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骨刺患者的主要癥狀為局部疼痛、腫脹、關節運動障礙等,多發于中老年人群,由于年齡增長,骨骼發生退行性病變,足跟受到反復的刺激導致足跟部位形成骨刺。因此足跟骨刺可能是年齡增長形成的。
足跟長骨刺的患者可以按照醫囑使用骨刺平片、骨仙片、骨刺消痛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骨刺是骨骼、骨骼肌在應力作用下發生的異常應力引起的一種增生。大多數情況下,骨刺是沒有任何征兆的,只有通過X光片檢查才會被檢查出來,比如脊柱骨質增生可以不治療,而有的則會導致筋膜炎,或是壓迫神經血管,比如椎間孔狹窄。很多治療骨刺的藥物,都只是一些止痛劑,并不能徹底根除。患者要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