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原因尚不很清楚,常見原因有年齡、肥胖、精神壓力大、遺傳因素等。
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患病率明顯增高,40-59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比18-39歲高6倍。
2、肥胖:BMI在24以上,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正常人群高3-4倍,而腹型肥胖者患高血壓的幾率更高。
3、精神壓力過大:現代社會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腦力勞動也會導致高血壓,城市高血壓發病率高于農村地區。
4、遺傳因素:有家族遺傳史的高血壓患者約有一半以上,如果家族史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結合,很容易誘發高血壓。
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要坐著大便,不要用力,兒童脫肛即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向外翻出而脫垂于肛門外。現代醫學認為,兒童脫肛與骶骨彎曲度尚未形成有關。其發病高峰多見于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此時,小兒盆腔支持組織發育不全,不能對直腸承擔支持作用,另外,嬰兒期脊髓發育較慢,所以較易發生直腸脫垂。直腸息肉、百日咳、劇烈咳嗽、嘔吐、便秘、腹瀉等腹壓增高的因素,都可促使脫肛發生。
脫肛的原因不同年齡段,原因不同。老年人可能年紀大,肌肉松弛而脫肛。中年人可能腹內壓增高導致脫肛。長期咳嗽的人群,咳嗽可導致腹腔內壓增高都可能導致脫肛。有痔瘡的人也會導致脫肛。
脫肛和盆底肌肉松弛,長期便秘,咳嗽,腹瀉,排尿困難,痔瘡等因素有關。輕度的脫肛不需要治療,嚴重的需要考慮手術治療,平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壓增大。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脫肛是由于氣虛下陷,不能收攝,以致肛管直腸向外脫出。便秘用力排便時,可致直腸粘膜外翻引起脫肛,內痔大便時,內痔脫出肛門外,久拖不治可導致直腸粘膜脫垂,引起脫肛。直腸粘膜松弛,是脫肛的早期癥狀。
幼兒脫肛是因為長期腹壓增加久坐便盆,直腸粘膜會從肛門脫出,不容易回納形成的。脫肛的情況目前比較常見,營養不良的孩子,由于長期腹瀉、坐骨直腸的作用,括約肌收縮力減弱,使直腸向下移動。患兒排便后,直腸如不能自動縮回,須用棉花或軟布蘸少許植物油,輕輕將其托回,并囑咐孩子兩腿并攏側臥休息后,再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