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脫位鍛煉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步:靠墻式的靜坐練習,每天4次,每3-5分鐘,每一組14個動作,可以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特別是內外側的上端肌,使得髕骨向內移動,并維持在股骨滑車線上。
第二步:單腿站立1分鐘,每天4次,每次12-16次,可以增強單側下肢的肌肉和身體的感覺。
第三步,抗阻力訓練,每天四個練習,每個練習16次。
第四步,拍攝足正傾斜的X光片,若發現指骨的骨頭不是完整的,就是斷裂。
膝關節脫位,4-6周方可進行關節屈伸活動,包括下蹲。
髕骨位于膝關節前方,如果髕骨高位,股骨下端發育不良等,在膝關節屈曲時可能出現髕骨脫位。如果膝關節脫位,可進行手法復位,手法復位失敗者可手術治療。
膝關節脫位可能存在關節結構性缺陷,治療后,膝關節應固定于功能位,否則可能出現髕骨再脫位,對此應確定病因,徹底治療。
髕骨脫位手術方法較多,需要根據自身的嚴重程度來選擇。
髕骨脫位的外科治療有多種,具體的治療方案要視情況而定。超過90%的髕骨脫位都是有先天性原因的,要視其病情輕重,以及損傷的輕重來決定。髕骨脫位的治療是為了矯正膝蓋的運動,避免術后的再次發生。有些外科醫師會進行脛骨近側重建,有些會進行脛骨遠側重建,有些則會進行遠側和近側合并。
通常情況下,患者做完髕骨脫位手術后,拆線不疼。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做完髕骨脫位手術的患者,膝關節部位皮膚張力及彈性均正常,一般不會有過多疼痛,因此患者做完髕骨脫位手術后,拆線不疼。拆線最好分二次進行,防止由于肢體過度腫脹等原因出現傷口裂開等情況的發生。
做完髕骨脫位手術的患者還應注意休養,避免勞累,作息規律,多喝熱水,可以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所謂的髕骨脫位,就是指的是髕骨的外脫位,通常都是往外走,很難再往里走,在臨床上也沒有見到天生的膝關節脫位,這是稱之為髕骨韌帶的內部撕掉,也可能是整個內側,髕骨內部的結構全部斷裂,導致膝蓋脫臼。
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巧合,女性在蹲下的時候,膝蓋會發生轉動,特別是向內轉動,說明膝蓋會自然而然地向外脫落,從而導致髕骨向外脫位。而且根據臨床經驗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關節很容易移動。普通人的手臂都是筆挺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把自己的手伸得更長,這樣的人就比較好對付了,就像在醫學上稱之為關節松弛一樣,他們的膝蓋比較軟,很有可能會往外面滑。
臨床對膝關節脫位的分類不嚴格。可以根據病人受到暴力的種類和疾病的輕重,就膝關節損傷作了簡要分類:
1、骨關節沒有骨折,只是出現了局部骨折的情況。
2、骨關節也骨折,還伴隨有膝關節脫位等嚴重的情況,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有前后交叉韌帶、左右側副韌帶。
建議患者做專業的檢查,根據檢查來判斷膝關節損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