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昏迷·現在該怎么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再灌注治療是急性心肌梗死突然發作的主要治療方法,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急診冠脈造影手術,如果血管病變嚴重,可植入支架,必要時行搭橋手術。同時要給予患者安靜臥床休息,心電監測,定期復查心肌酶、心電圖,完善心臟彩超。同時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倍他樂克、培哚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等藥物綜合治療。
一般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胸痛的主要特點如下:
在心前區的疼痛或憋悶感,會在胸骨后方向左下方進行蔓延,直至到左側肋骨和上腹部;向上方向可以蔓延到左側的肩膀、后背、口腔、面部、頭部和左上肢,這些部位都會有拉伸樣、壓榨性和絞窄性、擠壓感的疼痛。疼痛時間通常在三十分鐘及以上,持續較長,且患者經過休息或硝酸甘油口服后,并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出現心肌梗死后,心率、血壓、脈搏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出現心動過速、心悸、胸悶、氣短,伴隨胸痛的癥狀,癥狀嚴重時,患者的憋悶感、瀕死感會很明顯。
急性心肌梗塞的護理很重要,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1、急性期患者要接受醫務人員的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會很不舒服,主要有胸悶、胸痛、氣短、憋悶等癥狀。患者會很緊張,而治療的重點是讓患者安靜下來。由于患者越是焦急,心肌耗氧量就會增加,心肌梗塞的復原就會變得困難,因此,安撫是非常必要的。
2、如果患者的情緒過于緊張,可以使用鎮靜劑。
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低血氧時,應給予患者輸氧;同時要讓患者的家人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病人出現便秘或者其他腸胃問題,會導致心肌梗死的病情惡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飲食安排如下:
1、病情穩定患者:在保守治療或介入手術治療,病情逐漸穩定的患者,要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注意飲食均衡,不要暴飲暴食;
2、其他:正在接受治療且胸痛癥狀未緩解或等待介入治療的患者,應該禁食。
建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謹遵醫囑,按時服藥,還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勞累,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
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應以強化監測為主,病人應臥床休息,止痛,并進行血管再灌注。
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有靜脈溶栓、冠狀動脈溶栓和冠狀動脈的急救措施。同時還要進行抗血小板抗凝,ACE、IAR、B類的藥物和β受體阻斷劑可以用于臨床。在此期間,最主要的是對心肌進行再灌注處理,降低了心肌缺血的區域,從而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指征有兩種:
1.狹窄程度:70%或更高時,應采用支架,因大部分病人的動脈已被徹底阻塞,需要進行介入手術,少數病人可以自行溶解。由動脈本身的抽筋所致的心肌梗死,不需要進行任何的干預。
2.血管的狹窄部位:如果是血管的末梢、小分支,90%以上的血管阻塞,可以不做手術,但如果是左側的血管,50%的血管阻塞,需要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