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主要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主要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降脂、改善預后等。抗血小板療法(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抗凝劑(黃達肝葵鈉,比伐盧丁)。
目前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藥物有:硝酸鹽類藥物、鎮痛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其它的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CEI不能承受)。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一種表現,常表現為胸痛、心電圖短暫性改變、心臟標志物異常等。
心絞痛是冠心病發作時比較常見的類型,由于不同的發作表現不同,很多人不容易發現,不穩定型心絞痛胸部不適的性質與典型的勞力性心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強一些,經常被描述為疼痛可持續長達30分鐘,偶爾可以將患者從睡眠中痛醒。
心絞痛發生的頻率、嚴重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增加,出現靜息型和夜間型的心絞痛,胸痛放射至新的部位,發作時有出汗、惡心、嘔吐、心悸和呼吸困難等,也是不典型心絞痛的典型表現。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輔助檢查通常是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是一種最簡便、最實用的方法,它可以檢測到st段的水平或下斜向下移動,還可以觀察到t波反轉。最關鍵的是,在出現心絞痛癥狀的同時,心電圖通常會發生變化,而在疼痛消失后,心電圖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是心絞痛的一個重要指標,還可以通過化驗血液、心臟彩超、心臟核素、冠狀動脈造影等進行檢測。
通常情況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要做心電圖檢查、心臟超聲檢查等檢查。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心電圖檢查: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做心電圖檢查時,可能會顯示為ST段下移,T波倒置情況。
心臟超聲檢查: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需要做心臟超聲檢查,以判斷心臟房室大小,識別運動情況,心臟結構異常情況。
治療不穩定心絞痛,有三方面內容:
1.非藥物,以生活方式調節為主。包括清淡飲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度鍛煉、保持樂觀的態度等。
2.藥物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病人需要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和抗心絞痛藥物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心絞痛病癥發作期應加服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等硝酸酯類藥物。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藥物。
3.介入治療,對有冠脈狹窄過多的心絞痛病人應及早進行血運重建,并采用球囊擴張或者支架植入等方法來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不穩定性心絞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初發勞力性心絞痛:一種新發的心絞痛,持續時間為2個月。
2.靜息型心絞痛:靜息型心絞痛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一般是在睡眠和靜息的時候,如果服用硝酸甘油,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3.梗塞后心絞痛:心肌梗塞后24-1個月內出現的心絞痛。
4.變異性心絞痛:在休息或正常運動時,心電圖顯示ST段臨時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