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和高血壓都是糖尿病。
血糖無原因升高時就要考慮是不是糖尿病,且在糖尿病實際表現出血糖升高之前,會出現血脂代謝異常,即血脂升高。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首先要進行飲食控制和運動,也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輕度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使血糖恢復正常。如果患者血糖仍不能恢復正常,就要及時給予藥物治療,使血糖降至標準范圍,避免糖尿病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
高血壓會引起糖尿病。
約一半的高血壓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可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高血壓常與糖尿病并存,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基本危險因素相似,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年齡等不可控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高鹽飲食、高糖飲食、久坐不動、低體力勞動、吸煙、酗酒、精神緊張等。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善治療生活方式,包括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和適當的運動。還應注意監測血壓、血糖,必要時給予相應治療,保護靶器官功能。
糖尿病可能會誘發高血壓。
糖尿病會間接導致血壓上升。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會出現腎臟問題,引起糖尿病腎病,還會發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發生周圍神經疾病,使小血管容易硬化,誘發糖尿病腎病,這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癥狀。如果患者出現高血壓,還應考慮經常吃油膩的食物、情緒激動等。最好做腦血管造影檢查。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就要按照醫生的指示,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用氫氯氟烴和非洛地平等低血壓藥物治療。
糖尿病會導致高血壓和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并發血脂異常。過多的脂質長期沉積在血管壁上會引起斑塊形成和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時間長了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所以糖尿病是高血壓的相關因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糖尿病患者不僅要監測自己的血糖,保證其在正常范圍內,還要補充一定的降脂藥物,幫助其降低血脂,還要注意飲食。糖尿病患者往往會有甘油三酯的升高,這主要與他們的日常飲食有關,即如果吃了過多的油性食物,甘油三酯就會明顯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肥肉。如果是為了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可以選擇精細的瘦肉來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避免高血脂,從而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風險。
長期血脂高會引發糖尿病,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部分患者在診斷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推測血脂升高可產生脂毒性,損傷胰島分泌胰島素功能或使胰島素的作用減弱,而胰島素對人體的血糖代謝是至關重要,胰島素分泌減少或其作用減弱,就會發生糖尿病。
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壓和高血脂,那么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同時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幾乎都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病人身上的。如果發病初期只有一種疾病,一段時間后比正常人更容易誘發其余相關疾病。所以對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首先要保證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其次,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