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的患者會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當病人離開很長一段距離后,下肢會出現(xiàn)麻痛、乏力等癥狀。腰椎管狹窄是因為椎管狹窄,壓迫神經(jīng),導致椎管體積縮小而引起的。這種患者在彎腰的過程中,局部的疼痛會有所緩解,但在站立的過程中會更加明顯。還有一些患者會伴有下腹部疼痛,排泄功能障礙,尿液滯留等,甚至會導致小便失禁。
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采取的是物理療法。物理療法主要是通過針灸、按摩等方式來鍛煉主動肌,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等效果。經(jīng)過理療之后,患者會覺得很放松,但對于間歇性跛行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很好。平時應結(jié)合個人身體情況,積極鍛煉腰部的肌肉力量,可以增加腰椎前韌帶、后韌帶以及側(cè)韌帶的力量。患者應盡量選擇臥床休息,避免腰部勞損加重。
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方式大多采用椎管減壓內(nèi)固定融合術。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方式要因人而異,比如急性椎管狹窄,傾向于一側(cè),可以采用微創(chuàng)的方式進行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有側(cè)路鏡、腰椎間盤鏡、椎管減壓、椎間盤切除、側(cè)隱窩減壓等。如果是廣泛性椎管狹窄,椎間盤退變嚴重的話,就需要進行全椎板切除、減壓、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釘固定。
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要以適當?shù)男菹橹鳎M量少做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受傷、受寒。病人可以在床上躺著,也可以帶著腰圍,這樣才能保證腰部的運動。另外,口服非甾體消炎止痛藥、肌肉松弛藥、口服或肌肉注射的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活血化瘀的中藥等,如果有痛感,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口服強效的嗎啡類止痛藥。還可以通過物理療法,如針灸、熱敷、牽引等。
腰椎管狹窄的部位是腰4、腰5、腰5、骶1,但是腰1、腰2、腰3等節(jié)段也容易出現(xiàn)腰椎管狹窄,只是腰4、腰5、骶1受力比較多,腰椎管狹窄的部位比較多。一些患者的腰椎管狹窄會導致整個脊柱管狹窄。有的病人的腰椎管狹窄較為局限,只在一節(jié)或一節(jié)段的一側(cè)出現(xiàn)。腰椎管狹窄癥的病人,因為身體的原因,導致病情的種類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
腰椎管狹窄的確診,需要做以下的放射學檢查:
1.X線片:X線片能為MRI和CT的診斷提供位置。
2.MRI:MRI能明確地顯示有沒有椎間盤突出、隆起、黃韌帶肥厚、神經(jīng)根受壓等,這些都能反映出這些椎管狹窄的節(jié)段和位置,并能判斷有無脊椎終板炎等病變。
3.CT:CT能清晰地顯示有沒有椎間盤突出、隆起、有無鈣化。CT檢查也能發(fā)現(xiàn)有沒有峽部裂,需要明確是由于滑脫退變性或峽部不連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