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溶栓治療方法是采用溶栓藥物溶解已形成血栓的治療方法。
促使斑塊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的原因均可誘使本病的發生,所以急性心梗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溶栓治療方法。冠狀動脈內溶栓是先用導管經動脈插入冠狀動脈再注射尿激酶或鏈激酶,使冠狀動脈內的血栓溶解,其成功率為68%-89%。但是由于冠狀動脈內溶栓需要進行動脈插管,可能會延擱一定時間,因此近年來多采取靜脈內溶栓。
急性心肌梗塞進行溶栓的最佳時機是盡早進行,出現心梗后應及時進行溶栓,通常在6個小時以內進行溶栓。
三個多小時后,溶栓術的作用和急診治療差不多,也就是說,靜脈的開放程度差不多。但如果持續的時間太久,超過十二個小時,這個時候就不是溶栓的時候了,因為壞死的心臟已經接近壞死,溶栓只是會加大失血的危險,對患者來說,好處很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溶栓,一旦被發現,就要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這是最好的時機。
心梗的溶栓禁忌癥有很多,血常規里面血小板低于正常范圍,近期做過大手術或者外傷,曾經有過消化道泌尿系出血病史,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難以控制的高血壓,都是屬于心梗溶栓的禁忌癥。平時注意飲食清淡,低鹽低脂飲食,戒除煙酒,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保證睡眠,規律口服藥物治療。
急性心梗發病過程十分兇險,搶救速度決定患者生還幾率,如果患有冠心病,并且心絞痛發病持續半小時以上未緩解,則可能發生心肌梗死,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急救:
1、病人保持不動,第一時間通知家屬和醫生,并進行急救;
2、舌下含硝酸酯類的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3-5分鐘內不能見效,以再次含一粒。另外,還有一些中藥,比如快速救心等。
一般來說,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理機制是由于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等多種危險因素,導致冠狀動脈血管內皮損傷,使冠狀動脈產生斑塊,斑塊不穩定產生破裂,進而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建議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后對癥治療。
此外,患者在生活上注意不能吃高脂肪、油膩、糖類的食物,每年進行心臟體檢,控制危險因素。
一般情況下,要想救治心肌梗死,必須馬上打通堵塞的動脈。疏通血管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溶栓療法,即通過使用尿激酶等溶栓劑進行靜脈溶栓,使其恢復正常。第2類為介入性血管內固定;第3類為冠狀動脈搭橋術。在6個小時之內,不具備介入治療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早期的溶栓措施。在進行了溶栓后,會發生血栓的溶化,從而引起再灌注性心律不齊。所以,在24個小時內,溶栓后出現嚴重的心律不齊。所以在24個小時以內進行溶栓是比較危險的。24個小時之后,病人的情況才會慢慢的好轉,但是因為心臟梗塞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還是要把病人送到有資質的地方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然后進行血管內支架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