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做完支架后壞死區域還存留,具體分析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完支架后,仍有壞死區域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時間越長,心肌壞死越多,梗死面積也就越大,雖然支架可以挽救一部分心肌,但是壞死的心肌不能再生,梗死區域會留在梗死區域,出現心肌凋亡以及纖維化。因此,心梗急性期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是否有無心包積液和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如果血流動力學允許,可以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來延緩或逆轉心室重構。
急性心肌梗塞進行溶栓的最佳時機是盡早進行,出現心梗后應及時進行溶栓,通常在6個小時以內進行溶栓。
三個多小時后,溶栓術的作用和急診治療差不多,也就是說,靜脈的開放程度差不多。但如果持續的時間太久,超過十二個小時,這個時候就不是溶栓的時候了,因為壞死的心臟已經接近壞死,溶栓只是會加大失血的危險,對患者來說,好處很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溶栓,一旦被發現,就要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這是最好的時機。
一般情況下,急性心梗可能是由于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得上的。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患者存在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管內皮損傷,血液中多余的脂質成分沉積到血管壁下,通過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果患者的斑塊持續增大不穩定,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造成心肌壞死及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則有可能導致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并沒有絕對的預防途徑,但是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降低心梗的可能性:
1.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狀態的先決條件,如果患者一定有冠狀動脈病變。那么就需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盡量避免冠狀動脈病變。戒煙限酒。忌暴飲暴食。每天堅持鍛煉時間30min,增強自身免疫能力。
2.如果是患有冠心病伴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癥者,須由專科醫生進行診治,當血脂、血糖和血壓得到控制,能減少心梗機會。
心衰患者常有胃腸不適,常有腹脹、食欲下降、進食后劍突下疼痛等癥狀。引起胃腸不適的原因:心衰患者常伴隨體循環淤積,其原因可能與心律不齊有關。體循環淤血會導致血液在消化道中淤塞,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存在大量腹腔積液,造成腹內壓力增加,導致消化功能降低。另外,患者還會出現全身無力、活動耐力下降、平時鍛煉少、胃口不好等情況。
心肌梗塞后第8—9周,復查運動試驗和動態心電圖。如無心絞痛等癥狀或心電圖心肌缺血進一步改變,即可恢復輕微的工作。支架植入后可以運動,可以開長途車,但是駕駛時間不能太長,不能勞累。切記恢復期間飲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