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否切除應根據(jù)其性質決定,具體如下:
1、增生性息肉,或者叫炎性息肉。這種有微小惡變傾向。一般只要打過0.5cm還是切除為好。
2、胃底腺息肉。這種毫無惡變風險,就由它去吧。還有的是胃腺瘤。這種就相對危險,不但要切除,還要后續(xù)監(jiān)測復查。
3、胃類癌等,也都有自己的處理原則,不能一概而論。胃息肉不管是哪種原因,都跟飲食無甚關系,不用考慮飲食問題。
胃部息肉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需要切除進行治療,單發(fā)息肉一般可以在門診胃鏡下進行電切術或者套扎術,但是術后要注意腹部癥狀,以流質飲食為主,部分患者容易出現(xiàn)胃出血。對于多發(fā)息肉或體積較大的息肉,應選擇開放手術,切除部分胃組織,術后應注意預防感染,給予靜脈補液、定期換藥、拆線等支持性治療。胃息肉是一種癌前病變,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胃炎一定要及時治療,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胃鏡下胃息肉切除術的飲食,取決于息肉的大小和數(shù)量。如果息肉較小,一般需禁食24小時左右可以進食,可以選擇涼性流質食物,飲食宜以由清淡、流質、半流質為主,一周左右即可恢復正常飲食。
對于較大的息肉切除,飲食控制較多,如胃間質瘤切除較大,容易出現(xiàn)穿孔,需要禁食和胃腸減壓,減壓2-3天后逐漸進食清流、流食、半流食,維持半流食2周左右即可過渡到正常飲食。
胃息肉如果體積超過1cm,引起明顯癥狀,可以考慮手術,同時還和它的數(shù)目有關,數(shù)目較多手術有時盡管是單發(fā)的,但是如果病變時間較長,也是需要手術,有些家族息肉,不管體積大多,均要早期切除。
胃息肉具體多大切除是與息肉的大小,性質,以及是否是單發(fā)和多發(fā)有關系的。如果息肉是炎性的,小于0.5厘米,可以考慮觀察治療,定期復查,如果息肉是腺瘤性或者增生性的,且大于2cm厘米,需要進行息肉摘除。并且要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