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的正常值多少,需要視情況而定,具體分析如下:
生理性的黃疸是由新生兒的膽紅素代謝特征引起的,約有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表現為:總體狀況正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小于5mg/dl,血清膽紅素足月兒小于12.9mg/dl,早產兒小于15mg/dl則屬于生理性黃疸。足月兒出生2-3天會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5-7天就會消失,最長不會超過2個星期。生理性的黃疸通常只是一種外在的檢查,只有在排除導致病理性的黃疸之后,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新生兒黃疸80%孩子出生時都有。新生兒出生后第一日血液中膽紅素含量低于6mg/dl,第二日含量低于9mg/dl,第三日低于12.9mg/dl屬于正常值,即為生理性黃疸;每24小時血液中膽紅素含量的上升幅度低于5mg/dl即為生理性黃疸,反之則為病理性黃疸。
足月新生兒的黃疸值低于221微摩爾/L,而早產兒低于256微摩爾/L屬于正常值。但是,這個數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出黃疸的嚴重。如果是新生兒感染、酸中毒、缺氧等原因,會導致血液和大腦的保護,當數值比較低時,會有膽紅素進入大腦。另外,由于早產嬰兒各個部位的發育都比較薄弱,需要根據飲食狀況和身體的變化來判斷其病情是否嚴重,可以通過日、小時來判定。
正常成年人的黃疸指數范圍在1.7-17.1μmol/L之間。如果病人的指數超過17μmol/L,介于17.1-34.2μmol/L之間,此時多稱為隱性黃疸,也就是雖然病人有膽紅素的升高,但是在臨床上肉眼看不出黃疸的表現,既沒有鞏膜以及皮膚的黃染。如果病人膽紅素高于34.2μmol/L,此時多稱為黃疸。
黃疸正常值成人一般是低于17.1umol,小兒黃疸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于正常。黃疸升高,成人可能是溶血病,膽囊結石,肝硬化,肝癌,急慢性肝炎等疾病導致的,黃疸過高可以引起皮膚,鞏膜黃染,還可以引起一些嚴重的并發癥,需要及時治療,幼兒出現黃疸增高,可能是生理性的,一般是七到十天可以消失,持續時間長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時治療。
新生兒黃疸小于12算是比較正常。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是住院治療。可以使用藍光治療,對寶寶的影響不大,生理性黃疸大多數是生后2~3天出現。第5~7天高峰,10~14天消退,早產兒科延遲到第3~4周消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隨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