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形成與糖皮質激素無關。
大部分的骨質疏松癥是由絕經期及高齡所致,與糖皮質激素沒有關系,多見于更年期婦女及老人,但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則會導致二次骨質疏松癥,不分男女,而且骨質疏松癥的發病及發展迅速。另外,由于其它原因,需要長時間重復使用糖皮質激素,無論是口服或靜脈內使用,都要引起注意,盡早發現和處理。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表現為胸椎、腰椎、髖關節、橈尺骨遠端和肱骨上端。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初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診斷后會出現全身或負重部位的疼痛,疲勞時會加重,休息后會減輕。同時還會出現駝背、脊柱壓縮性骨折、脊柱變形等癥狀,從而造成胸腔變小,從而影響心肺功能,身高變矮、便秘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或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也會有脆性骨折。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有以下幾個特點:糖皮質激素作用于骨組織的特點是開始出現明顯RANKL激活,骨吸收增強,但該時期并不發生相應的骨形成增加;經過一段時間(大約數周)的適應后,骨形成仍維持在較低水平,而骨吸收降低;應用糖皮質激素后骨折風險迅速增高而且呈劑量依賴性。期以軸心骨(脊椎、髂骨和胸骨)的骨密度降低最明顯;脊椎壓縮性骨折、肋骨骨折和較特異的退行型骨折多見。
適當的飲食可以避免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松癥,比如多吃高鈣食物,每天保證太陽照射20分鐘,獲得足夠的維他命D。此外,可以進行震顫式的負重鍛煉,一周3-5次,一次20-30分鐘,也可以防止病情的惡化。需要注意的是,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戒煙、喝酒、補鈣、維他命D,每日攝取800-1200毫克的鈣,每日要攝取1000單位的維他命D。
糖皮質激素誘發的骨質疏松癥,是因為長期服用強的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導致的骨質疏松癥。目前的研究表明,在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情況下,仍存在著骨質疏松的風險。建議以清淡為主,因為蔬菜中含有的維生素對人體鈣的吸收是有益的,不能多吃蛋白質、不能喝咖啡、不能喝濃茶、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在鍛煉的時候,不能做太大的運動,否則會導致骨折。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是是由疾病或藥物導致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增高的代謝性疾病。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松癥狀以腰酸背痛、乏力、肢體抽搐、運動障礙為主。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的病人比更年期后的婦女更有可能發生骨折。患者需要及時的停止服用糖皮質激素。其次要適當的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以幫助炎癥的愈合,同時也可以通過補充鈣物質和有氧運動來改善。為了讓病情得到快速的緩解,需要定期進行物理治療來加快骨骼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