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早期往往表現在比如一個月以內的新生兒視覺反應差、聽力差、哺乳困難、喂養(yǎng)困難等表現。到三個月以后小孩可能不會翻身或者頭的控制差,然后腰的力量弱。再大一點的小孩就會出現爬,手的支撐差,俯臥位抬頭不能抬到90度,不會手口眼協(xié)調。五六個月的小孩一般都會手口眼協(xié)調了,就是小孩能抱著自己的腳玩,甚至吸吮拇指,五六個月的小孩還是還不會蹦。
腦癱確診年齡通常為1~2歲,甚至5歲。主要表現是運動障礙,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征陽性等。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姿勢的異常,如俯臥位不能抬頭、坐位抱時頭不能豎直、身體扭轉等。
2、肌張力異常,如身體過軟、不伸手抓物、左右差、抓物時上肢硬直或者后伸、兩手不能到中線接觸等。
3、反射異常,如易驚嚇、哭聲微弱或者持續(xù)哭鬧、尖叫、斜視、眼球不能追視等。
小兒腦癱早期癥狀表現為持續(xù)哭鬧及入睡難、對噪音及體位改變敏感,喂養(yǎng)、護理困難,在發(fā)育過程中會出現運動發(fā)育落后及異常等,常伴有智力低下、語言、視覺等認知障礙等。
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包括出生的時候患兒就出現了呼吸道的障礙,出現面色發(fā)紫、呼吸困難,這是腦癱的一種早期癥狀;出生以后新生兒全身的肌肉力量都是軟弱的,把這個孩子抱起來的時候,像一個面條一樣的全身肌肉軟弱無力,這也是早期的癥狀;另外可以觀察患兒的運動發(fā)育是否落后,通常老百姓說的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六個月的時候患兒就能夠坐起來,八個月的時候正常的兒童就會爬,周歲就能夠走路。
腦癱的患兒可見身體發(fā)軟及自發(fā)運動減少、身體發(fā)硬、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頭圍不正常、體重增加不好、哺乳力氣不足、固定姿勢、不笑、手握拳、身體扭轉、頭不穩(wěn)定、斜視、不能伸手抓物、注視手等癥狀,如果發(fā)現小寶寶有這些持續(xù)的情況要盡快帶著小寶寶就醫(yī)。
有智力低下,驚厥,行為異常或感知覺障礙等,并需要除外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及正常小兒一過性的發(fā)育落后。腦性癱瘓的預后效果取決于智力障礙的程度,智力正常患兒預后較好,頻繁的癲癇發(fā)作可因腦缺氧而使智力障礙加重,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