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血壓值達到一百四、九十毫米汞柱以上。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很清楚,最理想血壓一百二、汞柱八十毫米根,血壓值高達一百四時、汞柱九十毫米以上,就是高血壓,也就是高血壓在140毫米汞柱以上,低血壓大于90毫米汞柱,便被確診為高血壓。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可分為輕度高血壓、中度高血壓和重度高血壓三種類型,其中以中度高血壓最常見。介于理想血壓和高血壓之間,稱為臨界高血壓,通過有規律地生活飲食、調節、鍛煉、減肥和其他控制臨界高血壓的措施,不需要故意吃藥。血壓到達一百四時、九十毫米汞柱以上者,屬高血壓階段,需用藥干預處理。
高血壓危象的確診要根據有明顯的高血壓病史、高血壓腦病、腎功能不全、視乳頭水腫、滲出、出血等臨床表現。
通常來說,要做心功能不全的診斷,需要做頭頸ct、腦核磁、腦血管超聲波等,如果發現有高血壓腦病變,需要做腎功能、做b超等,以判斷是否有腎功能不全,做眼底的檢查,看看有無出血滲出。如果出現了高血壓,還應該考慮到其他的病癥,例如嗜鉻細胞瘤,其表現為陣發性高血壓,在發病的時候,發作間隔血壓是很正常的,如果沒有長時間的高血壓,或者是尿兒茶酚胺升高。
高血壓是一種進展性的心血管病變,其特點是血壓的持續性增高,在連續三次的三次測量中,收縮壓大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90mmHg,就能被確診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級別可劃分為:1型高血壓,其收縮壓在140-159mmHg之間,而舒張壓在90-99mmHg之間屬于嚴重的,而收縮壓在160-179mmHg之間,而舒張壓在100-109mmHg之間。3級高血壓屬于非常嚴重的,如果患者的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而舒張壓在110mmHg以上則屬于3級。
高血壓分級可按照嚴重程度、收縮壓與舒張壓有無異常分類。
一、根據高血壓嚴重程度分類
1.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90~99mmHg。
2.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mmHg和(或)舒張壓≥100mmHg。
二、根據收縮壓與舒張壓有無異常分類
1.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高于140mmHg,但舒張壓正常(低于90mmHg)。
2.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收縮壓正常(低于140mmHg),但舒張壓高于90mmHg。
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上。
高血壓是指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血壓高于正常值的表現。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對于高血壓都沒有統一的定義,通常根據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來確定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和危險因素。但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等多個學會提出了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認為如果收縮壓大于等于13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張壓大于等于80毫米汞柱,即視為高血壓。
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是不同狀態下血壓的數值。
通常需在1~4周內進行2~3次測量血壓,診室血壓≥140/90mmHg才可診斷為高血壓。在家自測血壓≥135/85mmHg,測量動態血壓,24小時血壓平均值≥130/80mmHg,白天(或清醒狀態)的平均值≥135/85mmHg,夜晚(或睡眠狀態)的平均值≥120/7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