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通過艾灸的穴位有四個,分別是百會穴、神門穴、足三里和安眠穴。根據(jù)病人的體質(zhì)不同,艾灸的治療時間也不相同,如果失眠比較嚴重,艾灸要進行五個療程才可以使病情恢復。
失眠艾灸背俞穴、涌泉穴等穴位效果好,建議患者積極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失眠患者常用的艾灸部位以背俞穴為主,也可以在涌泉穴進行艾灸。艾灸具有疏通經(jīng)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功效。用艾條點燃后,于涌泉穴位上進行艾灸。涌泉穴屬于補陰抑陽的足少陰穴。此外,在涌泉穴上艾灸還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力,讓患者能夠?qū)W⒂谠撗ㄎ唬徑饨箲],從而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
針灸治療失眠有四個穴位,即百會、神門、足三里和安明。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艾灸的治療時間也不同。如果失眠嚴重,艾灸需要五個療程才能恢復。艾灸時,一定要吃清淡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身體的焦慮癥狀。
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如下:
1.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患者可以選擇身柱穴的穴位,主要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質(zhì)量,調(diào)節(jié)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2.此外也可選擇大椎穴,主要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椎灸具有清熱解表、緩解疲勞的作用,對失眠也有非常好的緩解作用。總之當患者出現(xiàn)失眠癥狀時,除了艾灸,還可以采用常見的方法,如白天多運動,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洗個熱水澡等。
艾灸可以治療失眠和盜汗。
專家指出,艾灸治療失眠可以養(yǎng)心安神。神門、心俞、足三里、太溪、百會、腎俞穴為主。神門穴可養(yǎng)心安神,心俞穴可理氣安神,足三里穴可使血液保持增長,太溪穴和腎俞穴可滋陰補腎,百會穴可沿腦安神。因此,艾灸上述穴位可以改善睡眠。當然,艾灸治療失眠時,出現(xiàn)頭暈、多汗、大便不潔、尿頻、耳鳴、青春痘等癥狀。可能會反復出現(xiàn)。建議不要經(jīng)常使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