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療關鍵是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主要目標是阻止進展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形成,阻止肝細胞癌(HCC)的發生,從而阻止死亡。臨床上的治療終點即通過治療達到肝功能恢復正常,外周血乙肝病毒基本消失、HBV-DNA持續6個月處于低復制狀態、臨床癥狀消息、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慢性乙型肝炎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治療方法能夠很有把握的實現乙肝表面抗原的陰轉或血清學轉換。還有一部分病人在經歷了漫長的疾病進程,甚至于病情已經發展到肝硬化、肝癌階段,自發的實現了表面抗原的陰轉或血清學轉換(HBsAg→HBsAb),但此時病情已接近或達到終末期,從病毒清除中所獲得的收益已經微乎其微。
現在就沒有可靠的藥物能治療乙肝,而藥物治療一般需要終身用藥。要注意合理保養休息,不要勞累,保持心情舒暢,不要吃那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
乙肝病人的治療,一個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毒的能力,當轉氨酶大于80或持續肝功異常、肝硬化的時候說明自己免疫機制啟動,這時候用抗病毒藥效果比較好。到正規醫院做系統檢查,由專家指導用藥。另外平時要注意飲食,忌酒,忌食辛辣,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和熬夜,保持好心情,加強鍛煉。
慢性乙型肝炎就是乙肝病毒在人體內感染后會反復引起肝臟炎癥損害發生,當炎癥損害發生時,通常會發生肝功能異常。若肝功能重復發生異常后可能會引起肝硬化和肝癌。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說明肝功能已出現明顯異常。這類病例需積極治療,但治療所需時間長短,這就因個體而異了。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最為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療,唯有病毒得到控制,肝臟炎癥損害才會得到改善。除抗病毒治療外,還可輔以護肝、降酶的對癥治療。
若在治療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DNA轉陰,而其肝功能亦恢復正常,此種情況表示為治療已處于較佳狀態,但能否停藥還要看情況。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目標一般是抑制病毒的復制,積極的控制病情。
需要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進行積極有效地抗病毒藥物治療,如果有慢性活動性肝炎或肝硬化則應長期隨訪觀察并進行肝功能評估。如果是抗病毒治療效果不佳或不完全的話就會影響到肝功能恢復以及慢性肝炎的發展甚至肝硬化。因此,必須針對個體情況,選擇適當治療方案。在抗病毒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肝功能變化,如果出現了異常就要及時進行對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