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是用來判定貧血的指標之一,如果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均偏低,考慮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見于缺鐵性貧血。
如果是出現了紅細胞血紅蛋白偏高,首先要看一下是屬于生理性的還是屬于病理性的增高,如果是屬于生理性的,一般是沒有必要太過擔心的,但是病理性的比如嚴重的嘔吐或者是腹瀉,還有就是大量出汗以及慢性心臟病或者是某些腫瘤,還有就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這樣都有可能會引起升高。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偏高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像常見的紅細胞增多癥,相對性增多見于血液濃縮,另外就是有絕對性增多見于高原生活、胎兒及新生兒、劇烈的體力勞動、嚴重的心肺疾患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和濃度偏高有以下原因,巨幼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于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性疾病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6型,紅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幼紅細胞自身抗體的疾病如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合并高黏滯血癥的貧血,如多發性骨髓瘤等。
紅細胞數偏高,原發性紅細胞增多主要指的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而繼發性紅細胞增多,可以見于慢性缺氧狀態,例如高原居住,先天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等,大量吸煙的,也可以引起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
巨幼細胞性貧血,為大細胞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攝入不足,慢性萎縮性胃炎時內因子分泌不足致使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有效時,骨髓恢復造血,葉酸及維生素相對不足。多發性骨髓瘤,紅細胞呈緡錢狀排列,紅細胞平均體積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也偏高。白血病化療骨髓抑制期過后,造血相對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