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后可以開始慢慢下蹲做功能恢復訓練,下蹲需要循序漸進,不能用力。小孔通常3個月左右可以長好,F在要做的是口服一些活血的、刺激骨頭生長的藥物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骨骼生長。
對患者發生髕骨骨折,通常骨折端穩定約需2個月。因此髕骨骨折患者無論采取保守或手術方法。
要進行下蹲位活動須待2個月后骨折端平穩后進行,因下蹲位活動可使髕骨處過度牽拉。若骨折端失穩,尤其對保守治療髕骨骨折患者而言,蹲位活動極易造成髕骨明顯脫離。而且對手術患者來說,下蹲位活動太早,會造成骨折端被拉扯,影響骨折愈合。因此髕骨骨折患者須待骨折端穩定下來后才能行蹲位運動。
因此需要待8周后,才能逐步行蹲位活動,牽拉膝關節周圍粘連軟組織韌帶關節囊使其恢復正常屈伸功能。
一般情況下,髕骨骨折行取釘手術后,通常需要2周左右可以下蹲。
髕骨骨折的患者行取釘手術后髕骨周圍明顯腫脹,限制膝關節下蹲動作,同時取釘后髕骨骨質疏松,強制下蹲完成屈曲動作可發生再次骨折,因此在術后1周腫脹明顯消退后可逐漸恢復膝關節屈曲活動范圍。所以髕骨骨折一般具體要拍片看,如果骨折沒有愈合要推遲下蹲時間。因每個人基礎情況以及治療情況的不同恢復時間可能不一樣,建議定期檢查,由醫生綜合判斷。
髕骨骨折消腫一般需要1周到2周才能消腫。
髕骨是髕骨系人體中最大的籽骨,呈三角形,而髕骨骨折一般會伴有軟組織的損傷,患者損傷后,可能會使血液循環出現障礙,伴有疼痛、腫脹現象。在損傷的48小時內,患者可以對局部進行冷敷處理,一般能促進血管收縮,而48小時后,還可以熱敷處理,同時要抬高患肢,一般可以有效的減輕腫脹、瘀血的情況。
在病情的恢復期,也可以配合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利于病情好轉。
髕骨骨折一般需要1~8周的時間才可以抬腿。
髕骨骨折后,抬腿的時間取決于治療方式及手術所用的材料,一般需要1~8周的時間。在內固定穩定,傷口恢復正常,活動時不會感到疼痛,可以進行直腿抬高功能鍛煉。想要鍛煉股四頭肌,可以先把膝蓋伸直,然后把下肢抬到床上,保持45度角,讓股四頭肌繼續收縮,如果有疼、酸軟的感覺,可以先放下來休息,然后再做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