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腳跟骨骨折8周左右后能適量走路。
患者腳跟骨骨折后,通常需要使用石膏固定,一般情況下,建議患者在8周左右去掉石膏固定后,再適量走路?梢曰謴完P節的活動度,減少因為廢用性而引起肌肉的萎縮。但患者需注意,不能過度走路,以免導致骨折處的恢復情況受影響,,建議拄雙拐下地活動,且盡量避免負重走路,待骨折繼續恢復后,再逐漸脫拐走路。
先拍片治療明確是否有骨折移位情況。如果位置良好,石膏外固定4-6周就可以,如果有錯位,粉碎性骨折等就需要手術治療,骨折治療的要求是良好的復位和牢固的固定,這樣斷掉的骨頭就在正常的位置,不能活動了骨頭就能長起來,達到一定時間就能長牢。
在經過正確治療后4到5周左右可以達到臨床愈合。如果成人發生跟骨的粉碎性骨折,采取手術治療進行切開復位,給予鋼板或者克氏針內固定術,同時口服接骨藥物,一般在經過正確治療后7周左右可以達到臨床愈合。所以臨床上病人發生跟骨骨折后要及時就診,病癥采取對癥治療,才能夠盡快地治愈跟骨骨折。
腳跟骨骨折,最快8~10周以后可以下床扶拐試著行走,如果活動后腫痛加重則適當延長臥床時間;完全棄拐行走一般得在12周以后。在這段時間里,大家可以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這樣比較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
腳跟骨骨折三個月左右才能走路。跟骨斷裂是由于垂直的暴力作用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從高空墜落或墜落時受到的壓力,腳跟受到了垂直的沖擊。如果是輕微的粉碎性骨折,可以用石膏固定,適當的運動,2~3個月后即可痊愈。而且在傷口愈合之前,一定要避免負重,否則會導致復位不佳,從而影響傷口的愈合。在痊愈后3個月,可以逐步增加體重,以預防軟骨退化和骨質疏松癥。在骨折達到痊愈的3個月之后,可以進行完全的負重。
腳后跟骨折的消腫時間因人而異,與骨折累及范圍是否對積血及時處理,及血運情況等密切相關。大多數輕微型的跟骨骨折,腫脹于2周-三周就可消除。如果出血量較大,或跟骨周圍軟組織或筋膜處也受到損傷,產生腫脹,則消腫時間比較慢,可能需1個月-2個月才能消失。若腫脹并不嚴重,但伴有神經等其它損傷時,也可影響到康復,恢復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