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通常分為五期: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呈高灌注。此期腎臟結構正常;在運動后出現微量蛋白尿,此期為可逆;出現持續性蛋白尿,尿常規化驗蛋白定性(-),尿微量蛋白已經升高;化驗尿常規蛋白定性(+),尿微量白蛋白大于300mg/24小時,此時腎功能下降明顯,可以伴有高血壓、浮腫,呈腎病綜合征樣改變;為終末期腎病,表現尿毒癥。
糖尿病腎病治療藥物有:
l、降糖藥,臨床常用的雙胍類,如常用的二甲雙胍;硫酸類降糖藥,常用的有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葡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使用的胰島素;格列奈、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的用途。
2、降壓藥。糖尿病腎病常合并高血壓。抗高血壓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一種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常用于糖尿病腎病。代表藥物有貝那普利、氯沙坦鉀等藥物。這種藥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及其腎功能損害情況來使用,不能盲目使用。還有一種常用的鈣拮抗劑,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
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如下:
1.腎臟有問題,代謝廢物無法代謝,導致尿毒癥。
2.糖尿病腎臟內分泌功能喪失后,維生素D無法代謝,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癥和腎性骨骼營養不良。
3.腎臟也與紅細胞有一定關系,紅細胞可以分泌紅細胞生成素。腎臟長期處于糖尿病腎病狀態,會引起腎性貧血。
4.后期,如果我國腎臟管理不好,還會帶來他器官的連帶損害。
糖尿病腎病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腎功能、尿常規、尿微量蛋白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因為對于糖尿病腎病來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在糖尿病腎病的第三階段之前,用諸如ACEI或ARB的藥物治療可以防止疾病的進展。如果糖尿病腎病進展超過四期,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到了第五期會表現為肌酐升高,而糖尿病腎病到了第四期后,藥物治療只能延緩病情惡化,最終可能發展為尿毒癥。平時要注意定期隨訪復查,監測病情變化。
糖尿病腎病的預防和治療包括以下方法:
1、控制蛋白質,早期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天0.8g/kg體重。對于大量蛋白尿和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降至每天0.6g/kg體重。中晚期腎功能損害患者應補充酮酸。
2、降低糖化血紅蛋白,保持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下。
3、降低血壓,嚴格控制血壓,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的尿蛋白。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選ACEI或ARB類抗高血壓藥物。
4、降血脂,在糖尿病腎病的不同階段蛋白質的攝入應該是不同的。此外,建議用魚肉、雞肉代替紅肉,適當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糖尿病三期通常指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會出現多食、多尿、高血壓等病癥。
1、多食,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
2、多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過多的糖不能進入到細胞內利用只能從尿液中排出,尿中葡萄糖導致滲透壓的增高,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就出現多尿。
3、高血壓,糖尿病屬于代謝類疾病主要是對糖代謝產生影響而導致血液中血糖過高、血液粘稠度過高,因此,會引起脂代謝異常,直接引起血脂增高,血液中的血脂過高就會對血管產生影響從而導致血壓升高。